供应持续宽松油脂延续弱势
近期油脂在棕榈油领跌下大幅下行,主要由于宏观经济担忧和自身基本面宽松预期共振,美联储持续加息,经济衰退忧虑持续升温,大宗商品市场整体承压,CBOT豆油和国际原油价格大跌,对国内豆棕油带来比价压力,并且棕榈油供应有望增长和美豆阶段性上市供应压力。国内棕榈油到港恢复,10月到港进一步增加,库存延续增长,在产量旺季与库存压力背景下,棕榈油带领油脂板块延续弱势。
产地供应压力持续棕榈油现货报价下跌
棕榈油具有显著季节性特征,每年3-10月是产量增长周期,在8-10月达到峰值。马棕产量在生产旺季开局强劲,据MPOB报告数据显示,8月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达到万吨,较7月环比增加16万吨,增幅10.2%。棕榈油主产国印尼受胀库影响,前期产量表现不佳,据印尼棕榈油协会数据显示,印尼7月棕榈油产量万吨,环比增加5%,但同比下降14.4%,远未达到正常区间水平,一般旺季的月产量能达到万吨,甚至万吨。印尼持续降低关税鼓励出口,出口环比大增16.3%至万吨,国内消费量从6月的万吨增至万吨,其国内棕榈油已经连续2个月降库,7月份库存从万吨降至万吨,月环比下降11.7%,胀库压力较前2个月大为好转,产量连续2个月回升,8、9月印尼棕榈油产量预估可达万-万吨。7月份印尼棕榈油出口与消费共万吨,但因产量远未达到正常水准,导致库存入不敷出,一旦8月份印尼棕榈油产量恢复至万吨,基本满足出口与国内消费,库存下降速度放缓,而8-10月是印尼棕榈油产量峰值阶段,并且印尼库存处在历史同期高位,供应压力仍持续存在。
8月份马棕库存累库步伐加快,据MPOB报告显示马来8月底的棕榈油库存达到.5万吨,较7月底的.3万吨增加18%,同比增加11%,8月份马棕产量与进口处于预估区间上沿,而出口与消费略低于预期,出口万吨,国内消费25万都,导致期末库存增加32万吨。9月马棕产量预计与8月持平,据MPOA数据显示9月前20日产量环比增加0.71%,出口受印度补库需求提振,9月前25日环比增加18.6%-20.9%,后期出口或将受印尼竞争有所下降,印尼棕榈油生产商正在打折销售,而马棕10月实际出口关税上调,印尼棕榈油比马棕每吨便宜5美元。国内消费与进口变动不大,预计马棕9月库存继续累积,不过幅度或低于5%。
综上所述棕榈油生产旺季叠加高库存,供应压力仍持续存在,棕榈油继续承压,棕榈油现货报价持续下跌,截至9月23日当周,10月交货的24度精炼棕榈油马来西亚FOB报价为每吨美元/吨,比一周前下跌20美元,11月报价美元,下跌15美元,12月报价美元,下跌15美元。
棕榈油到港显著恢复累库趋势明显
随着印尼降低关税刺激棕榈油出口后,国际棕榈油价格大跌,我国棕榈油进口利润增加,贸易商采购积极性明显增加,7、8月到港量显著恢复至30万吨,二季度以来持续去库的国内棕榈油库存开始止跌反弹。9、10月连续有大量棕榈油到港,据粮油商务网统计的广东港口棕榈油到港数据显示,9月前2周棕榈油已到港16.3万吨,截至9月20日国内棕榈油港口库存达到42.2万吨,环比增加13.9%,同比增加3.9%。10月买船预计近50万吨,当前基差随买船陆续到港呈下跌趋势,国内受经济与疫情影响植物油消费疲软,且随气温下降棕榈油需求减弱,后期国内棕榈油延续累库趋势。
三季度进口大豆采购量不足,海关数据显示7月进口大豆万吨,同比减少79万吨,8月进口大豆万吨,同比下降24.5%。9、10月大豆进口依然偏紧,据粮油商务网数据显示,9月进口大豆到港约万吨,10月预估万吨。油厂由于双节备货增加大豆压榨,但是今年备货量较往年下降,需求不佳,豆油商业库存去库趋缓,截至9月20日,豆油库存为62.3万吨,周环比增加4.8%,同比下降18.8%。9月双节备货结束,且国内需求疲软,后期豆油供需双弱,库存延续低位震荡。
国内菜油供应紧张,8月仅进口5万吨,全国油厂进口压榨菜油库存降至14.3万吨,01合约基差报价坚挺。近期由于菜油的进口盘面利润打开,四季度国内买船较多,现已购买-万吨左右菜籽,且全球菜籽供应恢复格局较为明确,后期供给格局将会由极度紧缺向逐渐宽松改变。
后市观点
棕榈油主产国供应压力尚未减轻,9、10月是产量旺季,且印尼库存仍处历史同期高点,产量恢复正常后去库速度放缓。8月马棕的累库速度加快,印尼棕榈油定价更有竞争力,10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可能下滑,而当下正处在季节性增产周期,预期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在年底进一步累库至三年半高位。另外国内棕榈油到港恢复,10月到港进一步增加,库存延续增长,在产量旺季与库存压力背景下,棕榈油延续弱势。
风险因素:到港不及预期,棕榈油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