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鸣谢:刘阿蕉先生为《踏石寻楼》设计并制作美术字体logo)
第⑧集
关键词:白沙湖、沙田、海鸥岛、清流沙
1.古代的白沙湖,是如今石楼什么位置?
2.海鸥岛是怎样形成的?
3.石楼沙田的开发,主要涉及哪些姓氏宗族?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开发沙田?
4.原莲花山镇范围的居民,主要来自什么地方?
↑↑↑主讲:广府历史文化研究者朱光文先生↑↑↑
采访、制作:广州番禺乡下台
(节目以粤语采制)
▲民国《番禺县续志》局部截图,圈出部分为清流沙与海鸥岛(主讲人供图)
▲民国《番禺县续志》所载地图中石楼的沙田区(主讲人供图)
▲民国江鸥沙图(右为东莞县的沙田)(主讲人供图)
▲民国时期石楼地区南部的沙田——清流沙一带(主讲人供图)
节目内容摘录
1.白沙湖是狮子洋嵌入大谷围的一个内湾,在出口封起后形成湖,后来演变为围田和沙田,就在石楼北部接壤化龙的位置。赤岗、赤山东以南的亚运城一带,实际上也是一片沙田,被称为“清流沙”。另外石楼东部,在狮子洋上的沙田,就是海鸥岛,实际上它由三个大的沙岛组成……
2.沙田露出水面后,就有宗族去争夺、开拓、耕作。最重要的宗族就是石楼陈氏。对于这一片沙田的开发,最早始于元代,但真正处于鼎盛时期则要到清末。在清末,石楼有好几个重要的乡绅,他们既是读书人,又懂得去开发沙田,即所谓的“大耕家”。这一大片的沙田都是由他们操控开发的,成为石楼陈氏宗族兴旺发达的物质基础。
——朱光文(摘编自节目录音)
▲清光绪—宣统年间的石楼启秀堂租部封面(藏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主讲人供图)
▲石楼启秀堂租部内页一(主讲人供图)
▲石楼启秀堂租部内页二(主讲人供图)
▲海鸥岛同治三年间禁挖蚝壳碑(江伟明先生提供)
▲清流沙上崛起了亚运城(网络图片)
▲从莲花山远眺狮子洋和海鸥岛北部。(网络图片)
主讲嘉宾
朱光文
广州市番禺区非遗中心办公室主任,史学硕士,副研究馆员。兼任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番禺区政协文史资料编委委员等。长期从事番禺地区及珠三角乡村社会史及文化遗产研究,在《广州大学学报》、《文化遗产》、《地方文化研究》等学术刊物、文集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岭南水乡》、《番禺文化遗产研究》、《名乡坑头》(第一著者)、《省会海门、番禺名镇——石楼地区历史、社会与文化》(第一著者)等专著,即将出版《番禺历史文化概论》(番禺文化丛书之一,第一著者)。
《踏石寻楼》
持续更新中
点击收听第①集:为何说莲花山是“省会华表”?
点击收听第②集:塔桥锁水口,风水兴文运
点击收听第③集:石楼陈氏和大岭陈氏是同一个祖先吗?
点击收听第④集:大岭村有多少名真正的进士?
点击收听第⑤集:冈尾社十八乡与洪圣王出会
点击收听第⑥集:茭塘与胜洲(上)
点击收听第⑦集:茭塘与胜洲(下)
第⑨集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下集预告
总结
乡下台原创节目《踏石寻楼》
除了在本号推送,亦已授权以下平台发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