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人以食为先。我们做食品的时候,都会用到食用油,但很多人却不知道该怎么做。
如今市面上售卖的食用油种类多种多样,比如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大豆油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选择。
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健康,于是很多人对于食用油也非常看重。甚至有人提出,像大豆油其中含有有害物质,对身体会造成影响,也会导致癌症的问题高发。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什么样的油我们才应该少吃呢,具体来分析一下。
什么是大豆油?
大豆油是从大豆中提取的一种油,它通常被称为“大豆色拉油”,是最常用的食用油之一。
豆油的最长保质期只有一年,大豆油的质量越好,颜色应该越浅,浅黄色,透明透明。无沉淀物,无豆腥味,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优质大豆油会有油脂结晶。
大豆油中含有大量的亚油酸。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幼儿缺乏亚油酸,皮肤变得干燥,鳞屑增厚,发育生长迟缓;老年人缺乏亚油酸,会引起白内障及心脑血管病变。
吃大豆油有什么好处?
1.补益
大豆油营养丰富,可以补充人体日常所需营养,对身体有益。由于大豆油中含有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A、亚油酸、卵磷脂,还有少量钙、铁、磷等成分。
2.润肠通便
大豆油含有大量卵磷脂,能够起到一定消化作用,进而达到一定的润肠通便效果,对于大便秘结以及肠道梗阻等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
我国癌症高发,和滥用豆油有关?
网传大豆油的加工过程,需要进行加热,导致其含有大量反式脂肪,是最不健康的食品之一。再加上大部分中国家庭喜欢高温烹炸,会增加反式脂肪的滋生。
确实,大豆油在提炼过程,会产生一定量反式脂肪,但除了大豆油所有植物油都会有,且含量并不高。
而且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每天摄入反式脂肪酸过多的话,也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影响,很容易就会增加患病的风险。
而且,我国膳食指南曾经提出,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天摄入的油脂尽量控制在0克以内。
如果一天的油脂摄入过多或者是油脂全靠豆油摄入的话,那么就摄入了0.16克的脂肪酸含量。
而如果说反式脂肪酸摄入超过2.5克的话,这也会对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增加患病的风险。很显然,这种大豆油的摄入量也是处在合理的范围内,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影响。
实际上,大豆油价格不仅便宜,营养价值也比较高。
劝告:以下这4种食用油,尽量少吃
1.猪油
在之前生活条件较为艰苦的时代,人们往往会先炒上一碗猪油,随用随取,即使现在很多商家会打着猪油口感好的称号来销售。
虽然猪油炒菜的味道较好,但是因为猪油本身的热量太高,还有较多的胆固醇和脂肪。如果经常拿它当作食用油来吃的话,很容易导致肥胖和一些心脑血管疾病。
2.人造黄油
人造黄油是一种含有反式脂肪酸的油脂摄入,会导致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
《每日电讯报》发表了一项关于加拿大教授苏萨发起的研究,分析了5项涉及多万人的研究,最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饱和脂肪对健康有害。
但人造黄油中的板式不饱和脂肪或反式脂肪死亡风险增加4%,其中冠心病死亡风险增加28%,心血管疾病增加21%。
.自榨散装油
自榨的散装油,没有工艺上的严格精炼,自榨出来的都是一些毛油。这样就会使很多有害物质混杂在油中,从而被人们食用,这样也会对人体造成影响。
所以,自榨散装油虽然看起来很简单,我们自己就能做,但是它并不符合国家工业标准,我们还是不要再食用了!
因为在很多制作环节上自榨散装油不能把有害物质的含量把控好,这样更加增加了食用的风险。
4.椰子油
椰子油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会导致人体内的胆固醇水平增高,对于心脑血管不利还会诱发心脏疾病,而且有些人可能会存在对椰子油过敏的情况。
出现流鼻涕,嘴巴发痒,皮疹和荨麻疹,极端情况下,椰子油还会导致过敏性休克,如果不及时治疗,还有致命的风险。
延伸:健康科学用油,注意4点
1.摄入量要注意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了,做饭的时候不再不舍得放油,反而喜欢多放一点油,这样菜吃起来好像更香一点。
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大量的油摄入到身体里面,对于心血管方面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会诱发一些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所以为了自身和家人的健康着想,要注意控制好量,一般每人每天摄入的量是25克到0克左右最为适宜。
2.注意密封、避光保存
食用油在日光和空气接触的情况下容易氧化,氧化产物对人体有害,因此,油脂存放应该避光、密封。
避免自然光和日光灯光线照射,可以放在密闭的橱柜中,油壶需要有盖子。家庭成员少的建议买小桶的食用油,以防存放时间过久影响油脂的营养。
.不使用大量加工的植物油
虽然目前大众消费者都比较喜欢吃植物油,但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的植物油也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为了我们身体健康考虑,在选择植物油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大量加工的植物油产品。
看到这里,很多人不知道哪一种油才算是大量加工过的植物油。这个很简单,在购买植物油的时候,要看清上面标的是原油还是精制的油,一般来说原油都是纯净的,相对会健康一些。
4.控制温度
很多家庭习惯等油锅冒烟了再放菜,此时油温已超过℃,可能会产生丙烯酸、苯等有毒物质。烹调时,油温应控制在℃~℃。
并且锅里放油的同时,可以把筷子插在油里,或者放一小块葱丝,当筷子和葱丝周围冒出很多小泡泡的时候,就可以上菜了,也可以采取热锅冷油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