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转基因食品,挺转基因派和反转基因派闹得沸沸扬扬。估计有一部分朋友对日本民众吃不吃转基因食品也是挺感兴趣的。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在日本居住了十几年,无形当中我已经吃了不少转基因食品。估计很多日本民众和我的情况也是差不多的。此话怎讲?
在接触食育之前,我对转基因的了解并不多。只是觉得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之间应该有一个可供区别的标记,以供民众在购买食品时有选与不选的明确依据。
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实际生活中,有关转基因的标记还是挺暧昧的,而且鲜为人知。
首先,日本厚生劳动省于年3月公布的手册显示,目前安全性已得到确认并允许在日本流通并贩卖的转基因农作物有大豆、玉米、马铃薯、棉花、菜籽、紫苜蓿、甜萝卜和木瓜。根据日本食品卫生法以及JAS法规定,上述转基因农作物以及以此为原材料的33种食品群在贩卖时有标记义务。标记方法分为三类:转基因;转基因不区分;非转基因。转基因和转基因不区分为义务标记,非转基因则属于任意标记。
但日本又允许多种情况下即使使用了转基因原材料也可以不标记。比如大豆酱油、大豆油、玉米片、糖稀及以此为原材料食品(比如果酱)、液态糖及以其为原材料食品(比如糖浆)、糊精及以其为原材料的食品(比如汤料)、菜籽油、棉花籽油、以甜萝卜为原料的砂糖等食品。
因为在生产这些商品过程中,转基因的DNA或蛋白质已经被分解,用最新的科学检测方法也检测不出来,所以被认定为不标记也可以。据独立行政法人农业生物研究所公布的资料显示,年日本从外国进口的菜籽就达到了万吨。据说,在日本市场上贩卖的菜籽油的原材料几乎都是转基因作物。据年1月日本农业省公布的资料显示,日本的大豆自给率只有7%,年日本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占总进口量的71%。而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当中转基因大豆达九成以上。
日常生活当中,除了油之外,肉类的食用也是不可避免的。在猪,牛等动物的养殖过程中,吃转基因作物为原料生产出来的饲料的情况也是存在的。但因为是间接摄入,所以在肉类贩卖时无需标记是否是转基因食品。据年8月日本农林水产省生产局畜产部饲料课公布的资料显示,年度日本国内的饲料自给率只有28%,可以推测,日本国内畜牧生产过程当中所需的饲料大部分依赖进口。
另外,在原材料的标记过程当中,日本允许总重量不在前三位的原材料可以不标记是否为转基因。在原材料总重量计算过程当中,水的重量不计在内。也就是说,总重量在原材料当中排在第四位以后的话,即使是转基因材料也可以不标记。
再者,如果厂家在生产运输过程当中有进行彻底的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分别管理的话,日本允许他们的产品当中有5%以内的转基因产品混入率存在。
最后,如果产品的包装面积在30平方厘米以下的话,原材料的标记也可以省略。
综上所述,在食品包装上存在诸多可以不标记使用转基因原料的情况存在。因此我们可以判断,超市陈列的食品当中必定有使用转基因材料的食品存在。比如,酱油,菜籽油,零食等等。
正因如此,部分商家为了强调自己的产品没有使用转基因原材料,会在食品包装上特别注明使用非转基因原材料。
我走访了平常在利用的关西地区比较大的连锁超市,发现在四十多种黄酱和三十多种纳豆以及近十种豆腐的包装上,无一例外都标注了使用非转基因大豆。
日本厚生劳动省规定,每一种转基因原材料食品都要经过食品卫生专家组严格的测评,确定安全之后才允许上市。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医药生活卫生局食品基准审查课公布的材料显示,截止到年10月6日为止,经过安全性审查的转基因食品达到种,添加物29种。但是,也有民众对转基因食品持怀疑态度。以前我也不是特别在意,因为学习食育的过程当中涉及到了这部分内容,所以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开始会有意识地选择商品。
那么,在日本超市购物时该怎样区分转基因食品呢?下面介绍一下我在挑选食品时的一些小方法。
一般情况下,我会注意查看商品包装上的原材料说明,选择没有使用转基因原料标记的食品。由于日本国内目前没有种植商业用途的转基因作物,所以选择带有的产品也是一个方法。
食用油是我们比较常用的食材,如果想尽量避开转基因食品的话,可以挑选米油,橄榄油,芝麻油,葵花油,红花油等同类产品,尽量做到食用油多样化;酱油尽量选择有机大豆原材料的产品;选择红花油原材料的沙拉酱;选择南瓜,甘薯,糙米制成的薄片代替玉米片;选择%日本国产马铃薯为原料的薯片;选择纯米醋;选择纯米酒;选择%麦芽的啤酒。
另外大家需要留意的是,有时候也会碰上商品原材料后面标记的情况,这是指商品使用了包含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的原材料。
不管是中国也好,日本也好,转基因食品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想避开转基因食品的话,有必要对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转基因食品表示方面有详细了解,并掌握相关的甄别知识。
您如何看待转基因食品?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