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分析师:天风证券研究所/吴立、陈潇、林逸丹)
年以来,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农产品价格上涨,价格均突破近10年高点。部分粮食仍存在较大缺口——根据农业部预测,年我国玉米产量与消费量缺口约达万吨;年我国大豆产量与消费量缺口超1亿吨。我国部分粮食如大豆、玉米、小麦等仍需进口,对外依存度较高,受国际影响较大。乌克兰、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是我国粮食进口的重要供应国。地缘冲突、通货膨胀、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粮食可贸易量。
全球:主要农产品供需平衡表
全球:主要农产品供需平衡表
全球小麦主要供需情况分析
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是全球小麦主要出口国。
中国、孟加拉国、巴西、日本等国是全球小麦主要进口国。
/销售年度,USDA预计全球小麦产量预计上升(主要原因是澳大利亚产量增加),但是全球出口量预计减少万吨,全球可供出口量降至2.03亿吨。主要原因在于俄乌冲突下,乌克兰小麦出口预计下降万吨,俄罗斯小麦出口预计下降万吨。受库存较为充足和全球价格上涨影响,土耳其、埃及等多国的进口量预计下降,全球小麦需求量小幅下降80万吨。
全球粗粮主要供需情况分析
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是全球粗粮主要出口国。
中国、欧盟、日本、墨西哥、中东等国是全球粗粮主要进口国。
/销售年度,USDA对于全球粗粮产量预计小幅度上升(主要原因是印度和俄罗斯玉米产量的增加),产量达到14.99亿吨,全球可供出口量2.5亿吨。全球产量预计增加万吨,主要增长来自于印度和俄罗斯玉米产量的增加。
全球玉米主要供需情况分析
美国、阿根延、巴西、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是全球玉米主要出口国。
欧盟、日本、东南亚、韩国等国是全球玉米主要进口国。
/销售年度,USDA预计玉米产量将小幅上升,产量预计达12.06亿吨,主要因为印度和俄罗斯玉米产量的增加,但阿根廷和南非产量下降将部分抵消这一增长。全球可供出口量上升至1.99亿吨,增加万吨,消费量增加万吨。
全球稻谷主要供需情况分析
印度、越南、泰国、巴基斯坦、缅甸等国是全球稻谷主要出口国。
中国、欧盟、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是全球稻谷主要进口国。
/22销售年度,USDA预测稻谷供应增加、消费增加、贸易增加和库存增加。预计稻谷供应量增加万吨,达到7.亿吨,主要因为印度产量增加万吨,印度出口量预计为万吨。预计/年全球期末库存将增加万吨,达到的1.亿吨。
全球棉花主要供需情况分析
美国、巴西、印度、澳大利亚等国是全球棉花主要出口国。
墨西哥、中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国是全球棉花主要进口国。
/销售年度,全球棉花消费预计将增长2.1%,低于2月份预测的2.8%,出口量有所增长。全球棉花产量预计将下降,全球棉花预计产量为0.87亿吨,主要由于印度作物减产50万捆,抵消了墨西哥15万捆的增产。
全球大豆主要供需情况分析
美国、阿根廷、巴西、巴拉圭等国是全球大豆主要出口国。
中国、墨西哥等国是全球小麦主要进口国。
/22销售年度,USDA预计全球大豆产量、压榨、出口和库存均有所下降。全球大豆产量减少了万吨,巴西的作物产量减少万吨,阿根廷减少万,巴拉圭减少万,乌拉圭减少60万吨,预计全球大豆产量下降至3.53亿吨。美国作为全球重要大豆供应国,/销售年度出口量下降。同时,受乌克兰葵花籽压榨和产品出口下降影响,印度和欧盟市场将受影响。
我国主要农产品对外依存度
我国玉米:供小于求,对外依赖度加大
年以来我国每年玉米进口量均在万吨以下,年我国玉米进口量突破0万吨,21年突破万吨,其中美国、乌克兰是主要供给国。玉米进口依赖度在20年、21年大幅度跃升至约10%。
我国大豆:需求持续增长,大量依赖进口
我国大豆产量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随着消费量的逐年提升,进口依赖度越来越高,自年始终维持在90%左右。年进口量接近1亿吨,其中巴西、美国是主要供给国。
我国小麦:自给率较高,年以来进口量增加
与大豆相比,年以来我国小麦进口量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但20年起进口量明显增加。进口依赖度呈现波动趋势。澳大利亚、美国、乌克兰是进口小麦主要的供给国。
我国稻谷:对外依赖度较低
我国稻谷国内产量大于消费量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仅存在少量进口,年进口量在10万吨左右,其中老挝和台澎金马关税区是主要的供给商。稻谷的对外依赖度一直较低,始终在5%以下。
我国棉花:对外依赖度超40%,近些年依赖度上升
我国棉花对外依赖程度自2年呈现上升趋势,年约40%的消费棉花依赖进口。进口量自2年也逐步上升,21年小幅度下降至约万吨,其中,美国、巴西是进口量的主要供给国。
我国其他作物对外依赖度波动
其他作物中我国豆粕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对外依赖程度接近0%。
豆油自10年后进口依赖程度保持较低水平,21年进口依赖度约6%。
食糖依赖程度虽有所波动总体呈上升趋势,21年约35%的消费依赖进口。
油菜籽对外依赖程度波折性变动,18年-21年下降至21%。
菜籽油进口依赖程度虽在12年骤跌,但18年快速回升,20年重新增长至43%,21年小幅度下跌至37%。
总体,我国部分农作物对外依赖程度处于较高水平。
年影响农产品供应因素之:地缘冲突加剧,俄乌出口量预计下降
我国玉米进口量近两年迅速增长,在国内缺口持续的预期下,通过进口弥补缺口是重要方式。美国和乌克兰是我国主要的供给国。乌克兰和俄罗斯都是重要的粮食出口国,美国农业部原先预计-销售年度乌克兰玉米出口量占全球出口量的14%,小麦出口量占比12%;俄罗斯玉米占2%,小麦占16%。
但是在俄乌战争影响下,乌克兰主要作物产量或下降20-30%。俄乌战争影响了乌克兰的春耕节奏,世界粮农组织估计年乌克兰有20%-30%的冬小麦、玉米和向日葵作物可能无法种植/收割,预计对全球玉米可贸易量产生较大影响,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粮食出口量均预计下降。
年影响农产品供应因素之:通胀预期成本上涨,农民惜售
自乌克兰进口玉米难度加大,我国玉米进口转向美国,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年3月第二周我国进口玉米20万吨,达到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
但是美国的通货膨胀预期让美国农民出现惜售粮食的情况。美国年1月CPI上涨7.5%,创40年来最大增幅。此外,成本的上涨推动美国玉米价格提升,尿素、磷肥、钾肥价格均出现大幅上涨,其中尿素价格上涨幅度超过%。在多种因素推动下,美国玉米、大豆期货价格持续走高。
年影响农产品供应因素之:气候变化,国内外粮食供应预计偏紧
干旱影响,南美大豆产量下降:年11月以来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遭受严重干旱,巴西大豆产量预计下降9%,阿根廷产量下降7%,巴拉圭产量下降可能超过50%。
美国4-6月或迎来大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预计年4-6月,美国的西南到东海岸及北部到中西部地区的气温将高于历史平均水平,近60%的美国大陆干旱持续的可能性超过50%。美国玉米、大豆、小麦产量或受到气候变化影响。
我国秋汛对粮食生产形成挑战:年受秋汛影响,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5个省份有1.1亿亩晚播麦播种晚了约半个月,占小麦播种面积的1/3,影响苗情长势。此外雨水增多也增加病虫害风险。农业部表示“夺取夏粮丰收面临空前的挑战和困难”。
粮价持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