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刚来俄罗斯时,只有一台小型拖拉机,还是跟别人合伙使用的;第二年,张洪斌买下来这台拖拉机;第三年他的农场又添置了一台收割机,每天能承担20公顷大豆收割任务;到了第四年,张洪斌又买了一些小型机械,是用来装运粮食的设备;而去年年初,他又购置了一台大马力拖拉机,无疑给他明年增加面积又打基础了。
有人给张洪斌粗粗的算了一笔账,他们的家庭农场,每年平均应该能赚到40万元以上。而这些年机械设备投入也至少在万元左右。张洪斌所属的宝泉岭农垦远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已有51个家庭农场,今年垦荒者总计人。耕种面积明年计划增幅公顷。而东宁华信集团与北大荒集团牡丹江农垦局合作设立的俄罗斯“新友谊农场”,目前也有下属个大小家庭农场,过境垦荒者多人。
他们计划未来3年耕种面积由眼下4万公顷增加到20万公顷,54岁的张洪斌是黑龙江垦区宝泉岭管局下属二九零农场职工。几年前,他所在的二九零农场,土地就已经很缺乏,按人头分下来的耕地,平均每人也就是1公顷。张洪斌想扩大种植规模,却无地可种,而且每亩多元的土地租金也让他感觉很吃力。张洪斌决定迈出新的一步。他和妻子商量,“别跟大家抢地种了。干脆出去种吧。现在农场有政策,鼓励走出去。先趟趟路子,到俄罗斯种种地看看情形。”于是张洪斌和妻子带着好奇和垦荒的梦想,来到远东公司租地,在俄罗斯成立了家庭农场。
夫妻两个人当起了农场主。加上从国内带过去的雇工,家庭农场一共5个人,主要种植大豆。目前赴俄的远东公司家庭农场,主要种植大豆和玉米。俄罗斯更多鼓励种植玉米,而对于大豆比较淡漠。当地食用葵花籽油而不是豆油。但是由于玉米没有烘干设备很难保存,所以更多种植户选择种植大豆,种植占比90%,玉米则占10%。带张洪斌来俄罗斯垦荒的总负责人、宝泉岭农垦远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勇说,按照家庭农场主的要求,明年远东公司耕地面积将扩大公顷,将达到总计公顷。
而4年他们刚来时,只有1公顷土地,已经翻了将近4倍。据陈勇透露,政府租金还是比较低的,土地租金在每公顷-卢布(合人民币-多元)之间。如果一块地俄罗斯本地农场主和中国农民都想要,就会通过招标竞拍方式解决。招标会把土地租金抬高,最高时抬到每公顷卢布(合人民币多元),但跟国内农场比还是很低。耕种面积也没有太多限制。
陈勇说,今年收成不错,原来预算每公顷产出1.48吨大豆,正好盈亏平衡点。现在产量是每公顷1.8-1.9吨,就有了利润空间。加上今年大豆售价提升,收入会提高,汽油、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也在增长,但收入指数预计高于成本指数。如今,张洪斌和妻子在俄罗斯经营家庭农场每年收入超40万。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