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舌尖上的东北大豆品质天花板,豆浆豆腐脑
TUhjnbcbe - 2025/6/29 17:57:00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这是对当年自然环境优渥北大荒黑龙江的描述也是种带些羡慕成分的夸耀。现在绿色理念深入人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野生动物生存不易更要好好爱护。在哪个曾经战天斗地向大自然进军的时代过后,这边也成了优质农副产品的生产来源地。这其中本地品种的大豆和大豆制品更是值得夸耀的佼佼者之一。是的,就是用我们口中的“笨大豆”加工制作出来的豆制品和本地特色美食。

按一日三餐的时间来说,排位第一的是早点上的豆腐脑和豆浆(这边习惯叫浆子)。我知道豆腐脑和浆子有甜党、咸党之分。在东北这边习惯上豆腐脑是吃咸口的,这个卤子有用鸡蛋做的也有用肉沫做的肉卤。从味道上个人当推肉卤豆腐脑,味道咸鲜香口感嫩滑,除了要小心有点烫和充斥的豆香本味之外,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接下来便不由自主的滑落到胃里。接着必回立即吃上第二勺,如此往复。是的,很上头!即便不吃,光是看着店家从热气腾腾的木桶里用勺子快速挖上两三勺放进碗里,豆腐脑原地微微颤动飘着缕缕热气,接着一勺卤子浇上客人拿走一气呵成,就是一个干净利索!吃豆腐脑配包子最好,荤素馅因人而异。在此基础上再加个小咸菜搭配的话,这餐就很圆满了。

喝豆浆(浆子)的话,几乎都是加糖也就是甜口的。习惯上是配几油条(这边叫大果子)吃。吃口油条喝口豆浆或者把大果子撕成碎块泡在浆子里吃。如果胃动力差的或者嫌这么吃有点腻的,就加份咸菜疙瘩做的拌咸菜丝酸碱平衡下,倒是也很清口。这早点的浆子可不是某些大牌连锁里用豆粉冲出来的工业产品,而是真正按传统流程泡豆子磨豆子大锅熬出来的正品本尊。

按比例加水后,豆味不减浓郁依旧口感醇厚,细看颜色还有点呈现黄色这就是好食材带来品质。至于南北方网友的甜、咸之争,如果让我站队的话我一定是选咸豆腐脑、甜豆浆这派的。毕竟从小吃到大,饮食习惯也是如此。而味道与口味这个并无对错、高低、正统与山寨之分,都是基于当地的物产、环境和习惯而成。适合的就好,享受生活开心最重要。

对比南方蜀地川渝区域特色早点里的豆花,在东北这边是没有的类似能直接对标的食物。首先豆花没有豆腐脑那么嫩;其次口感和味道上虽然类似东北的老豆腐比较韧,而外观上却充满是孔洞像冻豆腐。在我这个东北人看来,早上吃豆花真的是个很奇特的存在。实话实说,豆花吃起来味道也不很错。当然,晨间时段能吃的豆制品不止这一种。如果喜欢吃得更扎实、味道更厚重的还可以选择一些店家售卖的红油干豆腐。是用红油和一些调味料凉拌的干豆腐丝,吃起来口感扎实咸香是搭配粥包子、米饭等主食的早餐主菜。如果还有砂锅的话一定要点,再配上烙的大饼这会是能让你吃得满脸通红脑门冒汗的一餐。

至于诸如豆油、干豆腐、大豆腐、豆皮、腐竹、小豆腐等这些没涉及的豆制品与相关美食,基于本篇字数所限会在专门和大家一一道来。在中国有个地方管脏叫埋汰,丑叫磕碜,痒叫刺挠,无聊叫无稽六受……能听得懂这些的一定是老乡。还是在这片土地上,同样孕育了优质的大豆和美味的豆制品。

本文由好吃社奇遇记原创,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舌尖上的东北大豆品质天花板,豆浆豆腐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