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进口到港下降豆油后市或震荡偏强
TUhjnbcbe - 2022/11/4 18:59:00
白癜风治疗办法 http://pf.39.net/bdfyy/bdfzg/190710/7288900.html

1月和2月国内大豆到港量较少,豆粕需求疲软影响油厂开机率,加之主要油脂到港量将下降,均利好豆油价格,但国内主要油脂库存偏高,供应仍然充足,预计后期豆油价格震荡偏强。

受非洲猪瘟疫情持续发生及饲料中蛋白粕添加比例下调的影响,预计/年度国内豆粕消费需求大幅减少,即使恢复采购美国大豆,年度进口量仍将下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年度我国大豆进口量为万吨,低于上年度的万吨,豆粕饲用消费增幅为-4.7%。豆粕需求减少可能导致国内豆油产量下滑,进而推高油粕比价,建议积极布局油粕比扩大。

大豆需求疲软进口减少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预计,/年度我国蛋白粕消费需求12年来首次下滑,主要因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养殖前景,饲料配方下调蛋白添加比例。/年度由于国内大豆消费需求放缓,加上国内大豆连续第三年增产,即使中国恢复采购美国大豆,预计大豆进口量仍少于上年度。预计/年度我国大豆进口量为万吨,比上月预估上调万吨,比上年度减少万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为万公顷,同比增加15.5万公顷。其中,内蒙古、吉林、河南、山东、安徽等五省(区)共增加大豆面积26.8万公顷。在国家加大对大豆生产扶持的作用下,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已连续三年增加,累计增加万公顷,增幅23%。年我国大豆单产1.吨/公顷,同比增长2.9%;大豆总产量为万吨,比年增加72万吨,为年以来最高水平。由于种植面积持续增加,我国大豆产量连续三年增加,累计增加万吨,增幅29.4%。

预计/年度蛋白粕饲用消费量为万吨,比上年度减少万吨,减幅为2.6%。其中,豆粕饲用消费量为万吨,比上年度减少万吨,年度国内总消费量为万吨,比上年度减少万吨;预计豆粕年度出口量为50万吨,年度国内供需缺口为5万吨。

预计/年度我国大豆新增供给量为10万吨,其中国产万吨,进口万吨。预计年度大豆榨油消费量为万吨,比上年度减少万吨,减幅为5.8%,其中包含万吨国产大豆及万吨进口大豆;预计大豆食用及工业消费量为万吨,比上年度增加40万吨,年度大豆供需缺口为42万吨。豆粕价格上涨动力不足

本周三,沿海地区43%蛋白豆粕现货报价为~元/吨,周环比上涨20~60元/吨。其中,华北地区市场报价~元/吨,华东地区报价~元/吨,华南地区报价~元/吨。豆粕价格反弹吸引成交,但因需求偏弱、贸易商采购谨慎,豆粕整体成交量较小。

由于豆粕需求疲软,饲料、养殖企业及贸易商提货缓慢,尽管上周国内大豆压榨量大幅回落至万吨,豆粕产出减少,但豆粕库存继续上升。1月7日,国内主要油厂豆粕库存为万吨,周环比增加11万吨,月环比增加30万吨,同比增加38万吨,过去三年均值为82万吨。近两周豆粕库存明显上升,主要原因是非洲猪瘟疫情持续发生,水产养殖处于淡季,饲料养殖企业采购谨慎,豆粕需求疲软。

随着豆粕库存上升,油厂豆粕胀库现象增加,加之临近春节,部分油厂将停机放假,预计春节前大豆周度压榨量将维持在万~万吨的偏低水平,豆粕产出量偏少,预计短期内豆粕库存将继续上升,但上升幅度将放缓。

年四季度国内豆粕消费需求呈现旺季不旺特征,需求疲软是市场普遍感受,油厂压榨量远低于上年同期,非洲猪瘟疫情对猪饲料需求的影响可能远大于预期。目前支撑豆粕价格的主要因素是压榨利润较差、巴西可能遭遇不利天气影响产量前景,但从全球供需格局看,大豆供应充足,市场不缺大豆,如果中美经贸关系缓和,预计豆粕价格将继续走低,建议企业以随采随用为主。

豆油库存下降价格反弹

本周三,国内沿海地区一级豆油价格为~元/吨,周环比上涨~元/吨。其中,华北地区报价~0元/吨,华东地区报价~元/吨,华南地区报价~0元/吨。基差报价周环比上涨20~40元/吨,成交有所好转。

上周大豆压榨量回落,豆油产出量减少,加之贸易商中小包装油脂备货持续,豆油库存继续下降。监测显示,1月7日全国主要油厂豆油库存为万吨,周环比减少6万吨,月环比减少19万吨,同比减少5万吨,但比近三年同期均值增加39万吨。

春节前中小包装油脂备货持续,油脂消费需求良好;受非洲猪瘟疫情及水产养殖需求减少影响,豆粕需求疲软,库存快速上升,油厂豆粕胀库现象增加,开机率下滑。预计春节前大豆压榨量将处于偏低水平,豆油产出量偏少,后期豆油库存或继续下降。

冬季是油脂传统消费旺季,加之节前中小包装备货提振,油脂需求增加,豆油库存持续下降,较10月底的高点万吨下降29万吨。1月和2月国内大豆到港量较少,豆粕需求疲软也影响油厂开机率,加之主要油脂到港量也将下降,均利好豆油价格,但国内主要油脂库存处于偏高水平,油脂供应仍然充足。随着国内豆油及其他油脂价格的上涨,油脂进口利润逐渐好转,将限制价格上涨,预计后期豆油价格震荡偏强。

减产预期提振棕榈油价

本周三,国内沿海地区24度棕榈油市场报价为~元/吨,周环比上涨~元/吨。其中,天津报价元/吨,张家港报价为元/吨,广州报价为元/吨。由于国内棕榈油货权集中,现货流通偏紧,加上主产国进入减产季节,市场价格持续走强,但下游买家采购谨慎,追涨意愿不强,市场购销一般。

监测显示,1月7日,国内沿海地区食用棕榈油库存约51万吨,周环比增加4万吨,月环比增加6万吨,低于上年同期的64万吨。其中,天津11万吨,张家港12万吨,广州17万吨。主要港口工业棕榈油库存约8.3万吨,周环比减少0.2万吨。年12月底至年1月初,进口棕榈油集中到港,消费需求一般,推高港口库存,预计后期国内棕榈油库存继续攀升。

1月9日,2月船期马来西亚24度棕榈油对我国港口FOB报价美元/吨,折合完税成本约元/吨,较大商所棕榈油1合约高元/吨,进口利润周环比增加40元/吨,因进口利润改善,有消息称上周国内贸易商有少量买船。根据船期监测,预计1月份24度棕榈油到港量约35万吨,低于年12月的50万吨,但考虑到消费需求下滑,国内棕榈油供应依然充足。

印尼棕榈油协会称,年11月份印尼棕榈油出口万吨,环比增长14%,月底库存为万吨,低于前一月的万吨。印尼能源部称,年该国生物柴油产量为万吨,高于年的万吨,这将有助于拉动棕榈油的消费需求。另外,印度调降进口关税亦提振棕榈油出口,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价格升至近三周高位,成本提升对国内价格带来支撑,加上豆油持续去库存,预计短期棕榈油价格以震荡上涨为主。

全球供应充足美豆走低

受中美经贸关系有望缓和、美国大豆出口前景改善的预期影响,本周美国大豆期价震荡上涨,但全球大豆供应充足的局面抑制价格涨幅。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出口检验周报显示,截至1月3日,/年度美国大豆累计出口检验.9万吨,比上年度同期减少41.6%。其中,对中国累计装运大豆41.6万吨,远低于上年度同期的.9万吨。随着中国开始采购美国大豆,预计后期美国对中国的大豆装运量将增加。

美国政府关门导致1月份供需报告延迟发布,通常1月份报告是定产报告,对市场影响较大,但年因为面对庞大的期末库存,即使产量略有调整,也难以改变美国大豆供给充裕的局面,市场

1
查看完整版本: 进口到港下降豆油后市或震荡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