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商品期货大面积飘绿暴跌之后分化在即上游
TUhjnbcbe - 2022/12/1 20:53:00

周四,国内商品期市再次出现大面积下跌,沪铜、沪锡、苯乙烯等多个品种以跌停报收,多只商品期货已陷入技术性熊市,业内人士指出,经过持续暴跌之后,投资者需注意后市商品期货市场出现分化的可能性。

10个商品期货陷入技术熊市

在经历了周三大面积跌停的冲击后,周四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再次大面积走弱,包括沥青、塑料、聚丙烯、苯乙烯、乙二醇在内的12个商品期货主力活跃在当天触及跌停。虽然下午部分商品期货品种有所反弹,但至收盘时,沪铜、沪锡、苯乙烯、PTA、乙二醇、棉花等多个品种以跌停报收。沥青、燃油跌超8%,原油跌近4%。农产品期货合约表现相对较好,豆油涨近1.5%,黄大豆一号收涨逾1%。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过周四的大面积下跌后,今年以来国内商品期货市场纳入统计商品期货品种中,仅有8只品种录得上涨,占比14.81%,其余47只品种均录得下跌,占比85.19%。其中已有10只品种年内跌幅超过20%,陷入技术性熊市。

具体而言,原油期货今年表现最差,截止周四收盘,其主力合约报.7元,年内累计下跌51.48%。沥青主力合约以40.22%的年内累计跌幅紧随其后,燃油主力合约、沪银主力合约的年内累计跌幅也均超过30%。PTA、棕榈油、苯乙烯、20号胶、橡胶、豆油等商品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也都在今年遭遇了20%以上的累计跌幅。

中信证券商品策略分析师唐川林表示,当前全球大宗商品面临的较大的基本面问题在于库存高企。受疫情影响,需求下降或者延后导致目前包括原油、黑色、铜铝的库存均处在历史较高的水平。与此同时,以铜、铝为代表的大宗商品成本下移较为明显,进而带来商品价格中枢下移。

商品市场后市将加速分化

在经历了持续大面积下跌之后,业内人士判断,后市商品期货市场很可能加速分化。

中信建投期货分析师田亚雄指出,目前商品市场的担忧大多出现在对一季度需求,更加积极的政策预期成为后期投资的关键驱动,投资机会有望在权益和商品市场出现。股市恐慌释放之后,商品有望开启大幅上涨,权益市场牛市将带来财富效应,投资和消费将出现双增长,特别是企业的投资行为或阶段导致上游商品的供需错配,引致商品价格的修复反弹,甚至大幅上行。梳理年次贷危机以来的商品期货市场表现可以发现,农产品在每一次的风险事件下跌幅最低,而能化、金属、工业品跌幅大致相同,特别是在过去多次的商品大幅回落周期里,白糖首先触底的概率很大,适宜视为领先指标。在每一次商品市场整体反弹的过程中,铜、螺纹的平均涨幅最大。农产品板块中,棉花涨幅最大,背后的逻辑在于,最迅速修复的消费是居民的可选消费和耐用品消费上,而具有刚性的粮油食品等农产品短期很难受到大幅刺激。

平安证券大宗商品分析师李军则表示,展望后市,贵金属价格受到全球流动性宽松的支撑,难以大跌。鉴于主要产油国纷纷表态增产,石油供需格局短期难以改观,预计近期国际油价仍将低位运行。受需求较弱而供给恢复较快影响,煤炭价格预计将继续偏弱运行。黑色金属价格随全国各地复工节奏加快将继续企稳回升,工业金属亦将有所反弹,但力度弱于黑色金属。农产品呈分化趋势,畜肉类价格将继续承压运行,非畜肉类价格预计呈波动走强态势。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凌天亮

1
查看完整版本: 商品期货大面积飘绿暴跌之后分化在即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