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李言金凌
黑色星期一席卷全球,国际原油价格雪崩,创下有史以来单日盘中最大跌幅纪录。亚太股市接连大跌,国内商品期货市场遭遇巨大冲击,十多个品种集体跌停。
据了解,在投资者恐慌情绪蔓延的背景下,国内期货市场由于暂停夜盘交易,正面临隔夜风险陡然增加的情况,一些品种或面临连续跌停板,部分客户则面临穿仓风险,期货公司开始紧急应对。
多期货品种或面临连续跌停板
一夕之间,NYMEX原油价格从40美元/桶之上掉落到不足30美元/桶,创下4年以来的油价新低,原油暴跌令国内商品市场遭遇巨大冲击。
具体来看,早盘,上期货原油、燃油、沥青,郑商所甲醇、PTA,大商所苯乙烯、乙二醇等品种开盘后直接封死跌停板,PP、塑料、棕榈油、菜油、豆二、豆油等收盘跌停,共计13个品种跌停。
截至记者发稿时,海外原油期货价格较盘中低点小幅反弹,但日内跌幅仍超过25%。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油价暴跌让中国原油期货市场面临连续跌停压力。
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上周五国内收盘时间报价在49.6美元/桶附近,截至昨日国内收盘最新报价在33.6美元/桶左右,期间累计跌幅32.3%。依据中国原油期货规则,在连续出现同方向单边市情况下,首日涨跌停板为6%,次日扩板至9%,第三日为11%。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按照当前国际原油的价格计算,国内原油期货可能会出现连续三个交易日跌停的极端情况。连续三个交易日单边市,类似情况仅年金融危机等极少数时间段在部分品种曾经出现,在国内期货市场上可以说非常罕见。
一旦出现连续三个交易日单边市,按照现行规定,交易所可以在第三个交易日当日收市结算时对部分或者全部会员暂停出金。之后,交易所会有不同处置方案。如果决定第四个交易日继续交易,交易所会在第三个交易日收市后决定并公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当然,交易所也可以依据规则选择在第四个交易日暂停交易,顺延至第五日交易,或直接在第四个交易日进行强制减仓。
除了国内原油以外,燃油、沥青等与国际原油直接关系紧密的品种,也承受同样的压力。
部分期货客户存在穿仓风险
原油暴跌近30%,纽约原油跌破了30美元——由于国内商品期货有跌停板制度,即巨大的跌幅尚没有完全传导至国内化工品种,国内不少品种仅跌了5%~8%。
这样的剧烈波动,让市场投资者和期货公司都承受很大风险。
“我们每日监控外盘行情的人员,发现上周五夜盘原油大跌后,我们周末就对客户资金和持仓情况进行了压力测试,并对持有不利持仓的客户进行了电话提示,提醒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