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俄乌冲突加剧全球农产品市场震荡粮油价格
TUhjnbcbe - 2023/1/10 20:47:00
白癜风可以吃辣吗 http://m.39.net/pf/a_4367301.html
                            

近期

俄乌战争牵动了

全世界的神经

据俄媒消息

俄罗斯与乌克兰代表团下一轮谈判

于3月2日

在白波边境举行

乌克兰外长库列巴3月1日表示

乌方认为需要这样的谈判

但不接受俄方的“最后通牒”

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3月1日表示

俄军将继续执行

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

直至完成既定目标

连日来

受俄乌局势影响

芝加哥玉米、小麦等农产品期货

已经连续多日上涨

俄罗斯是全球农业大国

乌克兰也是世界名列前茅的

谷物生产国

那么

俄乌局势将对全球农产品市场

产生怎样的影响?

国际粮价未来怎么走?

对我国农产品市场会有什么影响吗?

俄罗斯、乌克兰均为产粮大国

俄罗斯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粮仓之一,而乌克兰也有“欧洲粮仓”之称。双方在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市场供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以小麦为例,据相关数据显示,年,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在全球总出口量中的占比超过18%,而排名第五的乌克兰出口量占比超过7%,两者相加贡献了超过1/4的全球小麦出口量。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小麦主要是出口到埃及、土耳其、孟加拉国以及一些中东国家。亚洲国家当中印尼、菲律宾、泰国、韩国等地也从乌克兰进口小麦。

除了小麦之外,俄罗斯和乌克兰还是主要的大麦出口国。乌克兰是全球前五大玉米出口国之一,俄罗斯也出口一定的菜籽油等其他农产品。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表示:

俄乌都是世界粮食的重要生产国,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占比特别高。

两国小麦的产量占到全球的14%,玉米这两国合计占到全球产量的5%;两国小麦的出口占到全球份额28%以上,玉米两国合计在出口市场的份额占到18%以上,所以他们粮食产量大,在国际市场出口规模又大。

目前,乌克兰能否正常进行春季施肥和冬小麦收割存在不确定性。更令市场担忧的是,乌克兰3周后将开始玉米播种,如果届时冲突持续,乌克兰农户或被迫减少、甚至中断农作物春季播种。

俄乌局势会推动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吗?

可见,俄乌在农产品市场上举足轻重,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俄乌冲突持续及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全球农产品价格或将持续震荡上扬。那么,目前局势对国际农产品贸易格局以及国际粮价到底有多大影响呢?

当前国际大豆、菜籽、油脂、玉米、小麦等价格均已临近或触及10年高位,俄乌冲突加剧将令全球油脂油料及谷物的供应和出口更加紧张。中信期货农产品团队认为,俄乌发生冲突,不仅可能会破坏两国农业生产地带,同时影响全球粮食在黑海港口的运输航线,甚至会改变相关农产品的国际进出口格局。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姜楠表示:

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国际粮食贸易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俄乌局势上的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30%的全球小麦贸易,20%的全球玉米贸易,所以会推高粮食价格。从现在这种形势,我们还很难判断粮食价格会涨多少,可能要看后期的局势的变化。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表示:

我认为短期内国际粮价进一步走高还是有很大空间的,主要是因素非常复杂。首先就是地缘政治危机,实际上往往都是国际资本炒作大宗商品价格非常重要的题材。而这次俄乌局势升级,对于国际资本来说也刚好是一个炒作的重要时机,并且国际粮价本身它成本上升的压力就很大,而且看涨的意愿也非常强烈,所以在这时候再进一步去推升国际粮价有很大的获利空间。

第二从国际粮食的供求结构来看,不同的国家因为这次军事行动受到的影响有所不同。距离俄罗斯和乌克兰比较近的欧洲,受到这次军事行动所带来的粮价上升影响就会很大,因为这两国在小麦出口方面以及玉米出口方面,出口到欧洲市场占到全球的比重都是位居前列的。此外还叠加了干旱天气,比如说像南美洲的干旱就导致大豆减产,这也会使不同的粮食品种之间也出现了这种价格交替上涨的情形,因此我认为多种因素导致近期粮价可能会出现大幅度的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粮食价格的上涨提升了各国粮食供给的紧迫性,作为“粮食的粮食”的化肥需求势必继续提升,而具有丰富天然气、钾矿资源的俄罗斯在国际化肥供应端占据重要地位。据相关数据显示,俄罗斯是全球三大化肥的最大出口国之一,针对俄罗斯的制裁预期大幅缩减国际化肥供应量,提升化肥价格,进而降低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危机将继续扩大,形成粮食涨价、化肥短缺的恶性循环。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表示:

粮食生产需要化肥,像氮肥、钾肥,都是石油天然气的下游产品,因此能源的问题也必然会使得下游化肥的生产面临很大的问题。去年化肥也是价格居于高位,而且有些国家还出现了化肥荒,因此这次的军事行动看似直接在短期内对于粮食的供求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实际对于长期推升粮价成本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俄乌局势变化会导致我国农产品市场出现较大缺口吗?

中国对粮食的需求量极大,除了在国内进行生产外,我国也会从国外进口粮食,以补足粮食供应渠道。年,我国从乌克兰进口了价值32亿美元的谷物,进口总量达到万吨左右,位列当年我国粮食进口第三大来源国。其中尤为重要的是玉米,海关数据显示,年,我国从乌克兰进口玉米万吨,占比29.07%。那么,俄乌局势出现变化之后,我们的某些农产品的进口会不会出现较大的市场缺口呢?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明确表示:

我认为这个担忧是没有必要的,我们国家虽然是粮食进口大国,但是从基本的粮食也就口粮这一块供给是非常有保障的。不只是耕地面积,而且耕地的质量在不断提升。之所以进口粮食那么多,主要是由于我们在消费结构升级的过程当中,在产业升级过程当中对一些粮食品种有更大的需求。比如说玉米,我们现在玉米很少把它作为口粮,更多的是用于制造饲料、工业酒精这些产品,因此对玉米的需求不断上升。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年中国粮食产量连续第七年超过1.3万亿斤,达到1.万亿斤新高。同时,中国粮食储备充足,据官方数据,当前中国粮食库存总量充足,处于历史高位。以小麦为例,在连年丰收的形势下,库存持续增加,目前可满足中国人1年半的消费需求。

既然我国粮食储备充足,为什么还要从乌克兰进口粮食?为什么说这次冲突对从乌克兰进口玉米影响不大呢?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解释说:

我们从乌克兰进口的玉米虽然占比30%,只是在去年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我们从乌克兰进口的玉米虽然占比30%,只是在去年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去年我们从乌克兰进口玉米增长速度达到%以上,这是因为当时美国玉米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而乌克兰的玉米价格竞争优势非常明显,所以我们转向乌克兰进口。此外,我们从乌克兰进口的玉米,它的交割期是从去年秋天收获期一直到今年一季度,而一季度马上就要过去了,整体的贸易量大部分是完成了,因此影响不会很大,并且我们国际市场的腾挪空间也很大。就像玉米,我们乌克兰不行,还可以转向其他的进口来源国,进口规模大,但是来源多元化,而国内口粮又非常有保障,所以我们的粮食安全妥妥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记者:

我国农业供给韧性较强,腾挪转圜空间较大,能够化解风险。

今年各地狠抓粮食生产,粮食价格行情好,农民种粮积极性高,国内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将为化解外部不确定性和风险奠定基础。

作为我们这样一个粮食进口大国来说,应该如何应对这种粮价上涨带来的成本的压力?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姜楠认为:

虽然我们现在储备也很充足,供给也很充足,市场也比较稳定,我们也要提高一些自己的生产能力。

从粮食这种非常重要的产品来讲,我们更多的要从基本农田建设、种业的振兴,科技的发展上,以后还要有更多的发力空间才行,这样才能保障我们真正的有生产这么多粮食的能力。

对国际市场我们要加强监测,国际市场对国内的传导可能越来越明显,我们需要尽量避免它对更多领域的影响,比如能源、金融这些领域的影响。

虽然国际粮价可能会有大幅的上涨,但是我们国内其实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因为这些年我们在农业上下了太多的功夫。

此外,乌克兰、俄罗斯均为我国葵花籽油进口来源国,而乌克兰是中国最大的葵花籽油进口国。数据显示,/21年,我国共进口葵花籽油万吨,其中64%自乌克兰进口。俄乌战争使得正在中国人的餐桌上走俏的葵花籽油,或许将迎来一波价格的涨潮。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主任胡冰川认为:

葵花籽油在中国植物油中并非主流产品,豆油、棕榈油、菜籽油占据了中国植物油消费的90%以上,葵花籽油作为一个小品种植物油并非刚需,只是具有调和功能或作为高端产品,因此对国内油品市场并无太大影响。

希望战争早日结束

和平早日到来

也希望广大网友

1
查看完整版本: 俄乌冲突加剧全球农产品市场震荡粮油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