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起源及其食用历史
SUMMER
大豆,大豆约有余属,种,大豆最早在中国栽培,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可种植。文献表明,我国人民栽培大豆已有年的历史,山西候马出土的年前的文物中,就有10粒黄色滚圆的大豆。豆制品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食品,在我国已有多年的生产食用历史,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公元年,在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曾经举行过一次世界性的万国博览会。在这个博览会上,首次展出籽粒滚圆的中国大豆。当时很多外国人从来未见到过如此大粒的金黄色的中国大豆,因而在博览会上引起轰动。从此,中国大豆纷纷被各国引进试种,被称为——“奇迹豆”。还由于当时中国的大豆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出口多,名声誉满全球,所以中国被世界各国称为——“大豆王国”。
豆制品产品从最古老的豆腐,豆腐丝,腐乳,豆浆,发展出豆花、豆豉,酱油,豆芽,豆肠,豆筋,豆鱼,羊肚丝,猫耳,素鸡翅等传统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豆的生产加工技术的不断提升,大豆多糖、大豆异黄酮、大豆卵磷脂、大豆蛋白等新型豆制品不断涌现,在很大程度上充实了我国豆制品的种类。
豆制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发酵性豆制品和非发酵性豆制品。
1、发酵性豆制品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而成的豆制品,产品具有特殊的风味,如豆酱、酱油、腐乳、豆豉等。
2、非发酵性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它杂豆为原料制成的豆腐,或豆腐再经卤制、熏制、炸卤、干燥等加工工艺而制成的豆制品,如豆腐丝、豆腐皮、豆腐干、腐竹、素火腿等蛋白质凝胶。
大豆制品营养价值概况
SUMMER
1、大豆蛋白
大豆是农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质量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作物。其蛋白质含量高达37%-42%,从氮基酸组成来看,人体不能合成而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8中必需氨基酸,大豆除蛋氨酸较少外,其余均较多,特别是赖氨酸含量较高,每克蛋白质中为63.4mg,比小麦粉高1.4倍,略低于蛋清(69.8mg)、牛肉(79.4mg)。
衡量蛋白质的价值,可以采用若干数值来对比
一是氨基酸分数,以全蛋、人奶、牛肉、鱼为,而大豆为74,高于大米(66.5)、小米(63)、全麦(53)、玉米(49.1)等作物。这表明大豆蛋白质的校价同动物蛋白质较为接近。
二是蛋白质的生物价,以完全蛋白质为,则普通干大豆为57,熟大豆为64,虽然低于鸡蛋((94)、牛奶(85)、大米((76)、猪肉(74)和小麦(67),但经过加工,其生物价明显提高,如豆腐为65-69,脱脂豆粉为60-75,豆乳为79,分离蛋白可达81。
三是蛋白质的消化率,蛋类为98%,肉类为92%-94%,米饭为82%,面包为79%,大豆虽仅为60%,但加工后的大豆粉增至75%,豆乳86.35,豆腐高达92%-96%,分离蛋白可达97%.这些都说明大豆特别是经过加工后的豆制品营养价值是十分丰富的。
2、大豆脂肪
大豆不仅蛋白质丰富,而且其油脂质量优良,不饱和脂肪酸占80%以上,人体所必需的亚油酸平均含量达50.8%。大豆油在人体内的消化率高达97.5%,而且具有防止胆固醇在血管中沉积、防止动脉粥状硬化的作用。尤其是大豆脂肪中含有1.8%-3.2%的磷脂,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醉含量、血液粘度,促进脂肪吸收,有助于防止脂肪肝和控制体重,并具有溶解脂褐素(老年斑)、促进腺体分泌等多种功能,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