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财经
内容提要:
1、/20年度全球棕榈油供需格局缩紧
2、利空信息需求打击,春节马盘深度回调
3、2月油脂供应处于相对低位
4、疫情主导近月消费需求变化,影响期价表现
策略方案:
风险提示:
1、主场国产量高于预期;2、双方贸易;3、相关国家生物柴油政策;4、原油价格暴跌;5、宏观因素
第一部分影响因素分析
一、/20年度全球棕榈油长期供需格局
棕榈油产量占全球植物油三分之一以上。年以来,植物油产量增减变化方向与棕榈油完全一致,而且近四个年度植物油产量增加量里有50%左右来自棕榈油,可见棕榈油生产对全球植物油供应有举足轻重作用。东南亚的印尼和马来西亚是棕榈油的两大主产国,其产量总和占全球棕榈油的84%左右。
年8-月份马来西亚降雨量低于正常值的50%,根据降水与棕榈油单产影响时间关系,预计对应年2-月棕榈油产量影响,印尼方面在6、7、9月份降雨不到正常值7成,对应年12月、年1月和年3月,适逢低产期,叠加因年及年上半年棕榈油价格低迷,导致种植园施肥减少,此阶段产量并不乐观。
由于油棕树生产特征,在种植的第6年开始至第23年期间的的产量处于整个生产周期平均值以上,第九年达到顶峰。年马来西亚油棕树种植面积同比增加公顷,年同比增加公顷,分别为近六年次高和最高,印尼在年和年的新增种植面积分别为公顷和公顷,这两年种植油棕树将在年和年产量开始达到平均产值以上,在和年进入高产期。也就是说,年上半年因为降雨和化肥等问题可能出现下降,只要天气不再出现问题,下半年棕榈油仍有恢复生产可能,整个年度综合增长幅度缩小,如果将时间周期拉到未来三四年来看,棕榈油生产扩增仍是趋势所向。根据美国农业部最新报告显示,/20年度印尼棕榈油产量为万吨,同比增长3.%,这是自/16年度减产之后的近4个年度里最低;/20年度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为万吨,同比增长1%,同为近4年最低。
/20年度全球棕榈油产量同比增长2.%,是近4个年度增幅最低,消费量同比增长2.%,库存消费比为13%,为/11年度以来最低。
二、利空信息需求打击,春节马盘价格深度回调
棕榈油主产国地处东南亚,由于地域气候变化,棕榈油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11月至次年2月份处于减产至生产淡季周期内。因为减产和出口良好,年底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降至万吨左右,1-月份仍是低产期,从而支撑国内外棕榈油价格重心,但是年下半年油脂市场一路飙升,持续消化利多影响,马盘指数在1月3日最高触及令吉/吨,盘面走高兑现使得利多边际效应递减,这时SPPOMA数据显示1月1日-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增加1.4%,释放利空信号,期价进一步回调在所难免,加上中国武汉肺炎疫情导致需求担忧,春节期间马盘累计跌幅超过11%。除去中国需求担忧外,印度对马来西亚棕榈油进口也有不利消息。1月份印度商业和工业部宣布将马来西亚的精制棕榈油从“由进口”为“制进口”意味着从实际操作上,印度只能进口马来西亚的毛棕榈油。马印贸易部长在达沃斯论坛的会晤取消,说明两国贸易争端一时间还会继续,打压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价格。
对全球棕榈油整个格局来看,印度和马来西亚争端影响有限,因为印度不从马来西亚进口,也会将进口源将转向印尼,同样实现全球棕榈油的消耗。再者,新冠状病毒肺炎对中国餐饮旅游的打击不可能长久,因此不能直接推测油脂价格将转为进入熊市行情,1月中旬以来的下跌可以看做是本轮趋势性上涨行情的一次深度回调,未来期价仍有修复可能。
三、2月油脂供应处于相对低位
1、棕榈油进口
海关总署公布数据,年12月植物油进口90.万吨,环比减少15%,当年7-2月我国食用植物油进口量保持在80万吨以上高位,1-2月进口食用植物油累计万吨,同比增长54%。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署瑞达期货研究院
植物油中占比接近六成的棕榈油(19-4℃)在年前11个月进口同比增长幅度超过60%。1月中旬内外价差倒挂形势好转,不过因为节后油脂需求转淡、肺炎疫情对餐饮业的打击、马来西亚和印尼调高出口征税等因素,预计2月份的进口量将衰减明显。
数据来源:wind瑞达期货研究院
2、其他油脂供应
根据天下粮仓数据显示,年1-1月份期间豆油产出占总供应的95%,可见国内豆油供应主要以进口大豆进行压榨为主。年12月中下旬至年1月中旬国内大豆周度压榨量保持高位,下旬春节假期,油厂停机放假增加,开机率减少,年2月节后延迟开机,豆油产出相对应减少。但鉴于双方签订第一阶段协议,以及未来南美大豆即将上市,大豆到港量将从低位逐渐上升,带来中期副产品豆油产出的增加。节后油厂延迟开机,且现货市场对粮油等生活必需品采购增加,豆油库存在短时间内还将处于历史同期低位,但是随着油厂开机,以及双方达成第一阶段协议以及南美大豆即将上市,预计未来大豆供应趋于增加,中期豆油库存或将触底回升,只是在2月份期间库存还处于触底阶段,因此预计压制作用相对较小。
因为中加贸易关系偏紧,油菜籽进口量较低,截至年1月中旬,国内沿海进口菜籽库存为16.万吨,处于年同期低位,而相对而言,菜籽油进口水平有抬高,11月进口菜籽油17万吨,环比增加6%,1-1月累计万吨,同比增加24%。不过因为价差和疫情,预计菜油消费保持低迷状态,期价随其他油脂波动为主。根据天下粮仓数据显示,1月份有12万吨菜籽预报到港,2月份15万吨,3月份15万吨,菜籽库存有回升迹象。
四、疫情主导近月消费需求变化,影响期价表现
节后油脂进入消费淡季,叠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对餐饮业造成冲击,短期油脂消费表现预计不振,直至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届时蜗居在家的民众消费欲望将较短时间集中兑现,提振餐饮业消费,从而促使油脂消费V型反弹,促使油脂价格出现止跌回升。
五、资金面分析
根据wid数据显示,年1月开始棕榈油持仓额持续下降,显示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