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子好人”评选活动网上投票开始啦!
“助人为乐”“敬业奉献”“孝老爱亲”
“诚实守信”“见义勇为”
他们的故事有没有打动你呢?
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感人事迹吧~
(投票下滑到最后)
01
杨正臣
杨正臣是一名共产党员,老人写的一手好毛笔字,多年来,一直坚持义务为辛杨村写宣传标语,每年春节都义务为邻里百家写春联。辛杨村一直没有健身广场,在村党支部大会上,支部书记提出要建一个广场解决村民茶余饭后没地方健身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村委大门口是个合适的位置,位于村子的中央,可那是杨正臣的宅基地,老人种着果树蔬菜养着花,这时老人站起来说支持村里建广场,自愿无偿让出宅基地。健身广场很快建成,村民有了健身的地方,老人又义务每天把广场打扫的干干净净。作为一名80多岁的老党员,他每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着村里每一位村民,也为全体党员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02
初恒宝
初恒宝是店子镇刘耿村的一名普通村民,虽然普通,但他却是村民心中的超级英雄!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场百年不遇的重大疫情不期而至,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他扛责在肩、以身作则、勇挑重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农民的奉献精神和本色,向全镇捐赠84消毒液30多吨,为疫情防控增添助力,彰显时代担当。
03
刘景军
店子镇耿刘村第一网格网格员刘景军每天都在网格内走访入户。一天,刘景军在巡查过程中发现有几个陌生面孔在村里进行老年人免费查体宣传,刘景军立刻警惕起来,最终确定这是一种新型诈骗手段,骗子打着免费量血压查体的幌子,引诱老年人听课,花天价购买保健药。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刘景军及时对村民进行防诈骗教育,联合民警将诈骗萌芽及时遏止,避免了群众的财产损失。刘景军还不定期的走访贫困户,走访过程中,询问贫困户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帮助他们打扫卫生,还自费购买额温枪和血压计,帮助贫困户和残疾人测量血压和体温,在这个看似平凡但又不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04
肖树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牢记党员的承诺,全心全意帮助他人,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他舍小家顾大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他平时关心党和国家大事,政治敏锐性较强,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能时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模范地遵守纪律,自觉接受监督。为人正派,坚持原则,清正廉洁,能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在他任职期间,用行动改变村内面貌,修路、治水、发展,每一件实事,他都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05
王静
王静是张侯村第一网格的网格员,自从担任网格员以来,帮助村民解决了很多生活上的难题,有的村民白天上班没时间拿快递,有的村民不会通过手机缴纳合作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有的村民不会注册电子医保凭证等等,王静都会及时帮他们一一解决。每当看到村民们露出高兴满意的笑脸,王静的心里都会感到十分欣慰。
06
耿志元
耿志元是辛耿村的保洁员,他每天早上很早就拿起扫帚和铁锹,骑上三轮车,穿梭在大街小巷收集垃圾打扫卫生。不管严寒酷暑,从不偷懒,坚持完成当天工作。他所在的区域工作量大垃圾多,枯枝落叶多,有时大风刮起方便袋碎纸屑满天飞,他总是不厌其烦的捡起,打扫干净,他热爱、珍惜自己的职业。人们发现,他不论下地干活或上街赶集,手上或三轮车上都带着一个袋子,目的是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装进里边。正是这份坚持换来了村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
07
郭延康
耿郭村预备党员郭延康,在疫情防控期间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一直坚持战斗在防疫第一线。在大家足不出户,自我隔离的时候,他每天和村干部一起,全力以赴把好人员出入关,隐患排查关,筑牢疫情第一防线,卡点出入登记、卫生消毒、测量体温、防疫宣传,他的身影穿梭在村里的各个角落,用奉献和坚守,筑起群众生命安全的防护墙,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令村民感动。
08
侯爱梅
侯爱梅是张侯村第二网格的网格员,工作中,她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老年人在村里居住的多,很多老人的手机话费、电费都是侯爱梅帮忙缴纳的。在日常的网格走访中,每当发现村里有危险隐患问题,她都积极帮助村领导进行劝导解决。同时,还在村内积极宣传禁毒、防电信诈骗等知识,守护村民的切身利益。
09
金富海
年的春节,梨园村党支部书记金富海比平时还要忙碌,当大家都沉浸在其乐融融的阖家团圆之时,他接到镇党委政府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通知,便立即成立村疫情防控工作小组,迅速对各个工作环节进行安排布置,宣传引导、排查人员、设卡消毒等一切工作冲在前头,毅然坚持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金富海自任村干部以来,一心扑在工作上,为老百姓办了很多民生事,赢得了广大村民的拥护,梨园村也先后荣获“先进民兵连”“市级生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10
许丰田
许丰田是一个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踏实做事,甘于奉献,村里的大事小事,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在年辛朱村安天然气管道时,因受地理位置限制,需要割开水泥地面挖沟疏通,有的村民不愿意,影响了工程的进展,许丰田主动上门苦口婆心的劝说,列举利弊,使工程可以顺利进行。疫情期间,他冲锋在前,带领大学生志愿者逐户发放宣传品,摸查返乡人员,阻断病毒传染源,为村里出力出钱,他都毫无怨言。在今年的挖沟排水工程中,表现更为突出,总是早出晚归,有时连饭都顾不得吃,时刻以群众利益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尽职尽责,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也树立了良好的党员形象。
11
韩继成
韩继成从年至今,长期战斗在教学工作第一线,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十几次取得镇级优秀教师,2次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撰写的多篇文章在省市县级平台发布,多次被评为市级信息宣传先进个人。韩继成多年负责学校的工会工作,一心为教职工着想,开创性的开展工会工作,被评为滨州市工会优秀工作者。韩继成出生在店子,工作在店子,奉献在店子,他说:“我愿扎根在店子,为店子镇的教育发展贡献我的一切。”
12
魏爱福
沙旺村村民魏爱福,为人和善,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好评。在对待邻里的关系上,魏爱福总是能够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左邻右舍谁家有事主动去帮忙,他帮邻居装过烟筒、修过屋顶、检查过电线、维修过电器……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却使他们邻里之间更加团结紧密,也使得魏爱福的家庭更加美满幸福。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乐于助人,他总会说:“趁我还有力气,还会点技术,为大家多做点事情。我觉得人越忙越高兴,为别人多做点事,心里很舒坦。”
13
李刚
李刚是店子镇董官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名医生,行医20多年,工作上,他勤勉敬业、勇于担当;学习上,他刻苦攻坚、耕耘不辍;生活上,他有礼守信、善解人意。他医术高明,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乐于奉献,是村民们心中亲切的“老大哥”。
14
蔡津
在疫情期间,他主动值班,提供疫情值班室给村里免费使用,捐赠消毒水给大家使用,在疫情期间为不方便出门的年长者提供食物和生活用品。在村里,他总是主动帮助有困难的村民,帮助村里打扫卫生,为贫困户捐赠食物,他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他随时准备着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15
马如健
马如健是大刘村的一位普通村民,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造成了村里大棚蔬菜滞销,她主动利用自己的网上销售资源,帮助村民销售蔬菜,不仅解决了菜农的卖菜难题,也解决了其他家庭的买菜难题。她报名参加了村里的志愿服务队,主动到村口值班,并义务为大家发放村委为村民购买的鸡蛋和挂面。当看到值班人员和村民正因为理发店关门而不能理发时,马如健主动提出免费帮大家理发。她还参加了中国环保志愿者,为我们的青山绿水贡献自己的力量。马如健每天都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遇事尽她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她的世界充满了正能量。
16
张向君
张向君老人80多岁了,20年前就住进了辛张村的学校里,20多年来一直守护学校的一草一木,每天把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村民们都叫他老好人。老人年纪大了回到自己的家里住了,还是不定时的来学校走走看看,心里总是放不下曾经守护过的地方。当邻居们需要帮忙时,他是放下自己的活不干也先去帮助别人。虽已年迈,但他乐于助人大善心永不褪色。
17
朱学军
朱学军是辛朱村一名普通的村民,去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村民们措手不及,为配合疫情防控,村民们不出门宅家防疫,有许多村民没有备足生活必需品,朱学军冲在一线主动做起志愿者,响应党的号召捐款捐物,还主动担负为村民送蔬菜和日用品的工作。村里的一些独居老人家里的电灯电器坏了,找到朱学军,他二话不说就去帮忙,正是这些点滴而平凡的小事,得到了村民的一致称赞。
18
孙永强
孙永强热心公益事业,富有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他从事农肥销售工作时,开创性的赊肥给那些开春需要农肥,但是缺少资金的贫困农户,等农户秋季收获,卖粮后再收取农肥费用,而且不加任何利息,极大地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他加入博兴县阳光义工爱心协会,是协会公益事业活动组织者和骨干参与者之一,策划组织了十多次志愿者公益活动,收到很好的社会好评,被推选为阳光义工爱心协会理事。年以来历年均被评为十佳义工。正如孙永强同志所说,他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着平凡的事。他不图什么回报,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为他人服务。
19
韩克岭
年春节,刘耿村党支部书记韩克岭个人为刘耿村名70岁以上老人准备了一份福利,每人两桶5升的美食客大豆油和一袋面粉。让老人们切身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当老人收到礼品时,心里说不出的感动:“这可怎么是好,真心谢谢你们这些好孩子……”尊老爱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韩克岭用切身行动彰显了正能量,为共同建设和谐文明刘耿村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0
息仁花
息仁花是店子村“时光理发”店一名平凡的理发师,从年开始,她就义务为店子镇敬老院的几十名老人理发,从来不收取一分一毫。村里的孤寡老人或贫困户去理发,她也都是免费为他们服务,并且还赠送给老人们洗发水。除此以外,她还教育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学习雷锋做好事,共同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1
董秀荣
董秀荣出生在店子镇董官村,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母亲去世的早,父亲独自一人生活,董秀荣一直尽心尽力照顾自已的父亲。由于儿子儿媳工作繁忙,董秀荣还主动提出照看年幼的孙子。董秀荣不仅孝顺父母,和邻里的关系也非常好,家里只要做好吃的,都会与邻里分享。因为她的孝顺与善良,董秀荣连续几年被评为董官村的道德模范。
22
张家英
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改变了张家英原本美满的家庭,丈夫因为急性心肌梗塞心脏骤停变成了植物人。为了给丈夫看病,耗尽了家里所有积蓄,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张家英瘦弱的肩膀上,可她却没有沮丧抱怨,反而感激,她还能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今年65岁的张家英已经照顾丈夫近10个年头了,多个日日夜夜的守护和照顾,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勇敢坚强的面对。命途多舛,经历过诸多磨难后,让她变得坚韧而不凡,近十年如一日,照顾植物人丈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
23
朱庆宝
在年的春节来临之际,朱庆宝给张朱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送去米、面、油等年货。收到礼品的老人都非常高兴,老人们表示:“年龄大了没有收入,就怕给家里的孩子添负担,老了吃不了多少东西,这些就够吃很长时间了。”朱庆宝说,让老人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让老人开开心心过一个春节,新年有一个温暖美好的开始,就是他最大的幸福。
24
郑振琦
郑振琦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担任东郑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时刻想着村民的事,关乎村民的大小事力争当天解决。年3月7号这天下午4点左右,本村单身老人郑炳信骑着摩托车与过往大货车在村口S省道发生车祸,郑振琦闻讯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看到老人躺在马路上,头磕破了,满脸是血,浑身颤抖。郑振琦第一时间打急救电话,又找来棉被给老人盖在身上,扶着老人的头,安慰老人的心情。老人单身独居没有儿女,没有亲人,郑振琦担任起儿女的角色,医院,做各项检查,配合交警询问处理,与对方车主积极沟通,帮助处理所有后续问题,用实际行动去体现一名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25
朱福功
耿朱村村民朱福功现年52岁,妻子患尿毒症后,他坚守与家人同甘共苦的承诺,走上了每星期三次风雨无阻的的透析路。风风雨雨已过四个年头,四年中他独自照顾生病的妻子,养育两个读书的孩子,去年打工时又不幸烫伤了脚,但他忍着巨痛仍然坚持工作,他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王素琴在朱福功的影响下,也在家做起了小手工业。在政府引导下和帮助下,在朱福功的努力拼搏下,这个家庭逐渐恢复了生机。
26
郑清华
他是残疾人致富能手,曾获“星王杯”博兴县第二届十大残疾人创业明星称号,他立志要带领更多残疾人群体走上致富道路。从他开始涉猎装修行业起,每天一早就泡在工地上,跟着工人师傅同吃同干,抓住时间和机会学习充实自己,慢慢的生意有了很大的起色,从一开始自己单打独斗,到成立自己的装饰公司,到现在公司上下30多名员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郑清华迈出了生命中坚实的一步,并且吸纳和帮助了许多和他一样身残志坚的人。
27
郑路芳
郑路芳从事粉皮粉条加工销售三十多年了,从最初的散装销售,逐步发展到将村民纯手工制作的优质粉皮出口到韩国,为村民创造了更多经济效益。他始终坚守诚信第一、质量第一、客户第一,决不销售劣质粉皮。有一次中午时对帐时发现多收了钱,郑路芳当时就想着,要赶紧核对出来,不能多收人家的钱。核对出来后,他赶紧和对方联系,和对方说明情况后,给客户把多收的钱退了回去。郑路芳说,他要力争把东郑村百年传统手工粉皮保留好、发展好,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奔小康。
28
朱建明
朱建明是店子镇远近闻名的大棚种植专家,凭借着诚实守信,朱建明的蔬菜深受超市和买主的信任,他的蔬菜在市场上,买主抢着要,不复称、不挑拣,直接就上架。生意做大后,朱建明不忘初衷,始终坚持诚信做人做事,重合同、守信用,把“诚信经营”作为自己的信条,靠着坚守承诺、信誉至上的良好口碑,与县内超市、果蔬门市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年,朱建明创办了明宇蔬菜专业合作社,目前入社农户8户。他的大棚里雇佣有10余名村里的农民,帮助他们学习大棚种植技术。附近农民找到朱建明询问他最近在种的什么品种的蔬菜、怎么种植,朱建明总是耐心的指导。年,辛朱村大棚西红柿病毒严重,导致大部分菜农严重受损。在朱建明无偿指导下,六十多个大棚长势全部正常,挽回经济损失一百多万。
投票时间
年4月27日——4月28日
投票规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