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一号文件给出的这三个信息,会对2023年
TUhjnbcbe - 2023/4/11 8:21:00

近日,21世纪以来的第二十个中央一号文件被发布,其中涉及到了粮食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耕地保护、农业科技发展、脱贫攻坚工作、乡村产业发展,农村环境建设等9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跟农民最直接相关的当属粮食生产和农产品的保供稳产,而一号文件给出的这几个信息,会对年粮价走势产生重大影响。

信息一、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

年9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发布通知称,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元,也就是1.17元/斤。

目前山东地区小麦价格在1.-1.元,河北地区小麦价格在1.-1.61元,河南地区小麦价格在1.59-1.元之间,各地区小麦价格均明显高于1.17元这一水平。很多人会认为1.17元/斤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毫无意义。

实际并非如此,确定最低收购价是为了给出一个信号,如果当年最低收购价上调,那么小麦的市场价格即便不会大幅上调,也会稳定在相对较高的行情之下。既然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那么近期小麦价格的回落就不需要过度担心。

最近一段时间,小麦价格的大范围回落,一是因为政策性小麦的拍卖和各级储备库轮换出库,虽然大量流拍,但是对小麦价格的冲击很大,小麦现货市场已经大范围跌破1.6元。二是因为当前处于面粉需求淡季,即便学生开学,工厂开工,餐饮业也有所恢复,但是面粉需求并未好转。相信今年的小麦价格,在最低收购价继续上行,疫情稳定,餐饮和旅游恢复,随着政策性小麦拍卖量下降,储备轮换结束,小麦价格将会延续高位运行。

信息二、扩种大豆油料

在大豆种植方面,今年延续了去年继续扩大大豆油料作物种植的策略,对于大豆油料作物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支持东北、黄淮海地区开展粮豆轮作。

2、实施好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

3、大力开发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

4、实施好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

给大豆实施种植收入保险,那么种植大豆的收入就相当于是旱涝保收,之前几年,因为连续降雨或者干旱等灾害性天气,不少农民种植小麦、玉米都没有取得良好的收入,而种植大豆的收入相对比较稳定,这将会吸引更多的农民种植大豆,国产大豆产量将会进一步提升。但是这对国内大豆价格的影响并不会很大,因为我国大豆的主要供应来源还是来自于进口,国内大豆价格走势依然会同国际豆价相关联。

对大豆价格的影响不大,不过会对玉米价格造成较大影响。要想提高大豆产量势必会付出玉米减产的代价,当前玉米深加工的副产品淀粉等行情低迷,需求偏弱,猪价下降,饲料端的玉米需求支撑也不足,玉米价格本应下降,但近期玉米价格却呈现上涨状态,山东玉米价格普涨0.3-0.7分。

如果玉米种植面积受到大豆种植面积上涨的冲击,那么年秋季玉米产量将会进一步下降,而这将会支撑玉米价格的持续高位运行。

信息三、加强化肥等农资生产、储运调控

最近几年农资价格的上涨让农民苦不堪言,不少农民反映,粮食价格确实上涨了,但是化肥价格的涨幅更大,加上人工和收割、种植机械成本的增加,粮价上涨带来的收益增加并未完全进入农民手中。

就拿尿素来说吧,虽然最近一段时间受停车企业恢复生产,尿素日产量回归到16-16.5万吨,以及下游农业备肥拿货缓慢跟进,工业需求也以小单跟进为主等因素的影响,尿素价格下降了20-70元/吨,但是山东地区的尿素中小颗粒主流出厂成交参考-元/吨附近,河南地区的尿素中小颗粒主流出厂报价-元/吨左右,江苏地区的尿素中小颗粒出厂报价也在-元/吨左右,依然处于较高水平。

最近几年农资价格的上涨已经到了影响农民种地积极性的程度,如果农民种地积极性继续下降,即便耕地面积得到了保障,农民不愿种地,土地继续出现撂荒问题,我国的粮食产量依旧无法得到保障,为了满足国内粮食需求只能不断增加进口,那么“端稳自己的饭碗”就成了一句空话。

而如果国家可以加强化肥等农资的生产和储运调控,首先保证尿素日产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不会出现因为成本增加而减产的情况。其次尿素等化肥价格偏低的时候,国家可以适当收储,等到化肥价格上涨,农业需求量大的时候放储,稳定化肥价格,稳定农民的种地收益,对于稳定农民种地积极性,保证粮食产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号文件给出的这三个信息,会对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