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油脂市场跌幅最大2022年国际食品价格指
TUhjnbcbe - 2023/6/15 1:43:00


  


  受制于植物油、谷物、肉类市场价格下跌,12月国际食品价格指数的跌势已持续7个月,年国际食品市场以弱势收尾。随着黑海粮食运输通畅以及部分主产国产量提升,国际市场谷物供应存在增加预期,但国际经济衰退导致需求减弱,预计年伊始国际食品价格指数暂难扭转向下趋势。


  年国际食品价格指数先强后弱,地缘关系紧张、主产国出口政策调整以及货币政策变化是根本原因。国际粮农组织最新数据显示,12月国际食品价格指数为.4点,较11月下跌2.6点,较去年同期下跌1.29点,年以跌势收场。五项分指数中,奶制品价格指数以及食糖价格指数虽小幅上涨,但难以弥补植物油、谷物以及肉类三大价格指数的下跌幅度。


  


  需求减弱导致植物油价格指数跌幅最大


  12月国际植物油价格指数为.4点,环比降10.3点,同比降34.11点,对国际食品价格指数下跌的贡献度最大。美联储激进加息导致全球经济衰退趋势更加明朗,原油是工业的“血液”,油价则是经济的“晴雨表”。12月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为79.35美元/桶,环比跌幅12.66%,并对植物油市场产生利空影响。机构数据显示,12月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为万吨,环比减少1%;产量为万吨,环比减少3%;库存为万吨,环比减少5.3%,但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整体来看主产国的棕榈油供应量减少以及豆油、菜籽油供应宽松均符合市场预期,但主要进口国需求疲弱也是植物油价格共振下跌的主要原因。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12月中国豆棕菜三大油脂的月均价分别为元/吨、元/吨、元/吨,环比跌幅分别为5.93%、10.68%、8.18%,主要原因是供应增加、需求低迷以及库存压力增加。其中12月中国沿海进口菜籽压榨企业平均开机率为57.45%,环比上涨32个百分点;大豆压榨企业开工率为68.64%,环比提升12.26个百分点。


  


  供应宽松、竞争加剧,国际谷物价格指数连续第二个月下滑


  12月国际谷物价格指数为.30点,环比降2.80点,高于去年同期6.81点,主要原因是整体供应充足以及玉米出口竞争激烈。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曾估计,12月份巴西将出口万吨玉米,且全年出口量将创近年新高。随着黑海粮食倡议的延长,市场上黑海谷物的供应持续增加,叠加澳大利亚、欧盟以及乌克兰的出口量增加,可抵消阿根廷出口量减少的缺口,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小麦报价下调是全球小麦价格下跌的主要根源。与国际市场不同,中国玉米、小麦价格表现相对坚挺,12月全国均价分别为元/吨、元/吨,环比上涨1.57%、下跌0.30%。卓创资讯调研了解,12月上旬延续11月高位是玉米价格环比上涨的主要原因,随着各地物流恢复,基层售粮进度加快,12月中国玉米平均售粮进度为33.50%,比11月提升16.5个百分点;小麦价格微降是市场需求减少对价格的负反馈;进口大麦市场延续上涨趋势,但涨幅收窄,一定程度上反映全球谷物市场趋弱的现实。


  


  国际肉类市场弱势已延续半年之久


  12月国际肉类价格指数为.8,环比下跌1.40点,同比上涨2.77点。与其他分项指数不同,国际肉类价格指数已持续下跌达半年之久。虽然家禽流感导致欧洲、北美洲禽肉供应量减少,但需求仍难以形成有效支撑,牛肉市场仍是供强需弱关系,所以禽肉及牛肉价格下跌是国际肉类价格延续弱势的重要原因。而中国恰逢生猪集中出栏期,国内规模企业冲刺完成年度出栏任务,卓创资讯预估12月生猪出栏量环比增幅17%-18%,但需求增量低于预期,导致生猪价格快速下跌,白条猪肉月均价环比跌幅18.94%。与此同时,禽肉、鸡蛋价格亦是下行趋势。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12月中国畜产品价格指数为.86点,环比下降4.62点。


  


  年国际食品价格指数或开年不利


  影响年1月国际食品价格指数的主要逻辑还是基于经济衰退背景下的需求下降,以及各主产国产量及出口供应的预期变化,同时天气以及地缘关系变化对供需格局存在一定扰动。


  首先,棕榈油主产国仍处于季节性减产周期,或对价格有一定支撑作用。随着欧盟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实施,预计年欧盟将继续减少棕榈油进口;因B40路测实验失败,年1月1日起印尼将生物柴油的掺混比例由30%提高到35%,这将是印尼棕榈油消费增长的主要来源。但生柴需求仍受制于原油价格波动以及由此带来的掺混利润变化。从目前机构数据来看,年全球油料供应整体趋于宽松,原油市场亦难寻有效支撑,预计年植物油市场或弱于年。


  其次,黑海粮食协议的有效期延长至年3月中旬,但仍存在不确定性。年在联合国以及相关国家的共同努力下,黑海粮食协议顺利实施,通过乌克兰南部港口对外运输的粮食和谷物达到万-万吨,有效地缓解了全球粮食供需矛盾问题。年欧洲某主产国粮食丰产及南半球谷物主产国出口增加,将是年国际谷物市场延续下行趋势的主要原因之一。1月份,若局部地缘关系问题影响黑海谷物出口的检查速度以及出口数量,市场对于谷物供应将存在担忧预期。


  最后,肉类、奶制品市场仍难以扭转颓势。中国作为主要的肉类、奶制品以及油脂的消费国,1月份虽有传统春节消费支撑,但人员流动性减弱,将导致需求增量不及预期。且1月下旬是春节假期,中国的进口需求或维持季节性低位,进一步利空全球的肉类、奶制品市场需求。


  综合来看,1月份国际谷物市场供应存在不确定性,但油脂、肉类、奶制品需求将整体是偏弱的态势,预计国际食品价格指数将延续下行趋势。重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油脂市场跌幅最大2022年国际食品价格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