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国际、国内食品市场的表现可以用“精彩纷呈”来形容,尤其是以玉米、大豆为代表的贸易活动十分活跃,这也使得有关食品的价格上涨下跌的频率越来越高,而且波动的范围也越来越大。
当美国农业部在本周末公布了一份关于播种区域的意向和每一季的存货数据后,星期天的惊慌也被美大豆和美玉米的播种区域与工业预测结果严重偏离,从而导致了大豆期价的急剧上升,而与之对应的是,在大豆期价急剧下降。
众所周知,美国农业部门的数据常常成为世界食品市场的一个指示器,它对未来和当前食品的价格有着很大的指示意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全球股市的基本面又将如何改变影响我国股市呢?
美玉米播种面积回升,现货价格回升
据这份报道,在年,美国的玉米播种面积有望达到万公顷,较上年增长6%,或万公顷,较三月份预估的9,万公顷多了万公顷,创下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年。
当其他供给和需求方面的因素保持不变时,播种面积的增长就会带来存货的改变。另一种观点则是,因之前因6月份的恶劣气候而造成的产量下降,令美粮产量下降的预测得到进一步缓解。考虑到美地主要种植区域六月三十日的降水,且预计七月的天气将会恢复常态,从而帮助缓解乾旱所造成的风险,因此,全球玉米价格将会回到以库存为主的状态。
在这份报道公布之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的主要期货期货价格当天暴跌6.34%,而之前六个交易日内**的跌幅加起来是23.52%。
从全球交易来看,巴西正处于收获二次丰收的阶段,由于国际市场对玉米的温和需求,到目前为止,供给依然保持充沛,而巴西的贮藏场地却极度缺乏,因此,人们怀着丰收的希望,都在等候价格较低的巴西玉米。根据巴西一家交易与分析家Agrinvest所说,中国的谷物交易员对于八月份在巴西购买的谷物的意愿日益增长。
早些时候,我国自春天开始采购美玉米之后,进口速度就有所减缓,而且还多次取消美玉米的进口定单。但是,最近,我们的北部一直受到炎热气候的干扰,有人担忧,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部分区域的炎热和干燥还会继续,预期我们会在不久的将来,在全球市场上启动新的购买活动。
总之,现在的世界经济形势,只是对我们的国家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并不能解决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在近期,我国的粮价走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供给和需求的影响。
最近,受多种有利条件的影响,我国的玉米价格不断攀升。截至七月三日,全国的玉米均价为.32元/吨,比六月三十日增加10.04元/吨,增幅0.36%,比六月初时增加.57元/吨,增幅4.56%。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当前,无论是渠道存货还是使用粮食的企业存货都处在较低的水平,随着玉米供应逐渐缩减,在仓储费用和贷款利率的支持下,玉米的价格很容易上涨,很难下跌。从不利的方面来说,由于饲料粮食替代品的供应充足,终端加工和饲养公司的利润不高,进口公司也面临高成本压力,加之下游的饲料公司已于上月末结束了库存补充,因此对玉米的短期需求偏弱。
总体来看,短期内,玉米价格的上涨空间将会缩小;而中期和长期还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玉米产量、小麦价格走势和进口玉米到港情况。
美豆播种面积下降好于预计,国际和国内期货价格双双走高
没有什么比这份报道更令市场感到意外的了,因为美国大豆的播种面积发生了改变。这份报道称,美豆预计播种面积为万英亩(约合3,万公顷),与市场预测(英亩)、三月份预测(万亩)和上年预测(万亩)相比,都有很大差距。美豆播种面积的减少是近33年中继年之后最严重的一次。
在这一消息的推动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豆期价在六月三十日猛增达到了当天涨幅限制6.19%。受中国对大豆严重依赖进口的影响,
在七月份的第一个交易日中,国内豆粕期货突破了涨停。受此影响,现货市场也比上星期五大幅上扬元/吨。
就全球而言,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产量大幅下滑,但不可忽略的是,这种下滑很有可能会被低需求所弥补。至于美豆,它6月的出口数据比预计的要少,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库存储备,今年的美国豆类产品出口量也是自中美两国发生贸易争端后的最低水平。此外,巴西大豆当前的成交价及运价均低于美国在湾地区的供货商,两国之间的差距恐怕要到明年三月才会有所改变。
以国内为例,该公司预计,七月至九月,国内的大豆到货数量将达到一千一百万吨左右,八月至十月,将达到七百五十万吨左右。从下游的角度来看,我国豆油及豆粕的供给将继续保持紧张状态。但是,由于全球大豆价格走高,可能会增加大豆的进口成本,从而对大豆加工企业的利润构成压力。
那么,这则报道带动了市场的气氛,让期市和现货都出现了大幅上涨,是否能够继续?这就是我们现在要考虑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天气仍然是影响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预期在七月份,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会保持一个较宽波动走势,我们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