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形象也是生产力,外树形象本身没有任何问题,甚至应该被认可和赞成。可是有些人,即便是如何浓妆,也掩盖不了自己污垢的不堪。素质和品德不及格,所有的形象或许都是虚伪。
生活中,这样的事似乎并不少见,甚至有的人还特别损,比如在大桥下为了防流浪者休息而布置上锥子,为避免漂泊人在站台躺卧而不定期洒水等等,这些建立在驱赶老百姓的外在形象,还是应该省省。
近日,有网传视频爆料同类特别损的一幕。话说,在河北某地一家银行,有工作人员竟然在室外窗台上倒豆油。
话说,洁净无瑕平整光滑的窗台,为什么要倒上豆油呢?这油可真的白瞎了。这油是哪里来的?这样使用也真的是浪费。这是不是应该给客户的赠品被如此挥霍,还如此害人?这也太损了。
据称,这里经常有老人坐在这里晒太阳,老人在这里坐着拉家常,或许被他们认为毁坏了它们的“形象”,老人们,驱赶走了还会再来,而银行工作人员竟然想出了这样的损招。
这位文质彬彬、仪表堂堂的银行工作人员,拿着油壶弯着腰,将豆油倒在阳台上过去后又回来,生怕留下一点点空间,让老人有“可乘之机”。
不过,我个人认为,窗台上的豆油,要比窗台上的老人污垢多了。窗台上的豆油,是相关人等对群众的拒绝、驱赶和各种的不接受。而窗台上的老人,则是一种和谐,和睦,和说不出的祥和。
银行工作人员的做法,确实又掉不厚道,让网友感到唏嘘和遗憾。好的德性重要体现包括具有同情理解,包容和谦让的精神和涵养。没有怜悯之心的人,都是心狠的,不能接纳群众对自己一点点的影响,这是多么的狭隘。
更有人说,能做出这样决定的人,不应该是一个普通的员工,因为员工不会没事找事,不愿惹祸上身。即便是操作者是普通员工,这也是经过该银行相应领导指示安排的。像这种工作作风,很难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精神。
这类人或机构或许是极少数,但绝对不是独一无二。个别单位或工作人员所谓的形象和责任,在某种意义上充满了很多自私。比如该事件,为了自身“形象”,竟然这么损,而且还浪费了这么多食用油;还有有的单位防疫,只管门内不管门外,宁可门外拥挤不堪,也不管不顾,只顾进门后的秩序。这种责任,是多么的狭隘,或许他们只是为了明哲保身而已。
形象,应该是内在素质的体现,而这家银行为了形象却丢了素质,如此一来,也毁掉了自己的形象。为了面子,丢了里子,看似很聪明,确实赔了夫人又折兵,厚德载物,或许也就是这个道理。
这做法,既损人又害己,实在不值。浪费了油,也让自己变成了“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