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大豆类商品价格大幅下跌是恐慌性抛售还是
TUhjnbcbe - 2023/8/19 0:40:00

10月份以来,大豆类商品期货价格遭遇滑铁卢,截止11月2日当周,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主力合约周跌幅达到6.32%,10月份跌幅为2.93%;元/吨的收盘价为年5月份以来的最低。和大豆相关品种纷纷下挫,前期表现坚挺的豆粕更是首当其冲,主力合约周跌幅高达8.60%,自今年3月以来的涨势基本宣告终结;豆油主力合约周跌幅为3.81%。11月2日因,豆一大跌3.32%,豆二暴跌4.90%,豆粕、菜粕双双跌停;三大油脂期货跌幅均在2%左右。

农产品期货的下跌,主要原因或许在于当前商品市场者整体处于跌势之中,就在10月中旬之后,国际原油价格也经历了一轮的暴跌,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从最高的75美元/桶的上方直泻而下,价格回落到了62美元/桶附近,截止11月2日的当周,纽约原油(NYMEX)1月期货周跌幅为7.07%。但是国内大豆和豆粕的暴跌还另有原因,11月1日晚,中美两国领导人互通电话,在使人们产生贸易摩擦缓解预期的同时,也点燃了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做多大豆的热情,与此相反,因短时间供应缺口忧虑带来上涨的豆粕价格迅速回落并封于跌停,与豆粕密切相关的菜籽粕跟随封停,大商所以进口大豆为交易标的的豆二期货主力合约单日暴跌4.90%,盘中多次触及跌停,这也是豆二合约活跃以来创出的最大单日跌幅。

国内每年进口的大豆远远高于自产,年为例,国内大豆产量仅为万吨,而进口大豆量达到万吨,进口大豆份额高达86%,国内大豆消费中用作压榨用途的大豆占比达83%,食用消耗占比为14%,饲用消耗占比仅为2%。进口大豆主要用途就是压榨,在去年进口近余万吨的大豆中,用于压榨的数量近万吨。而国产大豆对虽然为非转基因,但是在压榨出油率方面远远低于进口大豆,所以基本也就是以食用为主,余万吨大豆压榨占比不到20%。这也就造成了,前一段时间大商所豆粕疯长而豆一(国产大豆)不涨甚至下跌的原因。

虽然期货市场出现大幅下跌,但国内大豆现货市场总体看来价格趋稳。受早霜等自然灾害影响,部分产区的大豆质量和产量均出现下降,根据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检测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大豆采购相对清淡,一方面受基本面和期货价格影响,采购商有观望情绪;在另一方面,鉴于开秤价格相对较高,农户也有惜售心理。根据级别和地区不同,新产大豆的收购价在1.50-2.30元/斤左右。若后期期货继续下跌,对现货市场的价格或将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于近期大豆期货下跌,主要原因或许在于人们对供应紧张缓解的预期,全球大豆市场整体供销的基本面也没有发生很大变化,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10月份最新报告预计,/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为3.47亿吨,较上年度增加万吨,增幅4.4%;预计/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为3.69亿吨,较上年度产量进一步增长万吨,增幅6.21%。虽然迎来增产,但相关分析人士认为需求也会继续增加,全球大豆的供需结构总体还是保持平衡的。

在供需相对平衡的大环境下,几个月后南美大豆也将上市,后期影响国内大豆价格的主要因素,应该还是整体经济环境的改善和乐观情绪的提升。后市大豆现货市场或许还将以持稳为主,在期货市场中,面对前期的恐慌性抛售,或许可以利用豆一、豆二之间的价差进行套利。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豆类商品价格大幅下跌是恐慌性抛售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