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禾)自明代开始,人们尝试使用其他含油量高的植物进行制墨。油桐、油菜和大豆等植物种子中含有大量脂肪,被称作油料植物。例如:豆科植物大豆,豆荚内含有1~4粒种子,直径为5~9.8毫米,由胚和种皮两部分组成。油脂和蛋白质几乎都集中在胚中的子叶内。此外,十字花科的油菜、大戟科的油桐和蓖麻等都是优秀的油料植物。油桐、蓖麻、油菜和大豆的种子压制而成的桐油、麻子油、菜子油、豆油都可以烧烟制墨。方法是在油灯上面放一块板子,点燃油灯,板子上就会慢慢变黑,将这些油烟刮下来就能够制成墨。油烟墨比起松烟墨更为细腻,因为油烟的碳粒比松烟细很多,还能增加书写的顺滑度。因此,油烟墨逐渐取代松烟墨,成为文人雅士喜用的墨种之一。书写的传承现代的书写工具更为多样化,使用的墨也有所不同。铅笔芯中的固体墨条,主要成分是石墨。软笔使用的瓶装墨水和中性笔中灌注的黏稠墨水,原材料都是碳粉。墨水的制作与古时的制墨原理相似,由各种矿物、植物及动物经燃烧或热分解形成碳粉,在稀释溶解过的胶中加入经研磨细化的碳粉,加入酒精、冰片、苯酚、水等过筛后装瓶,科技的运用实现了大规模生产。有些墨水放置后会传出墨臭味,是由于在制作墨水过程中使用的胶腐败变质造成的。中性笔使用的墨里添加了更多的化学溶剂,包括能够消除墨水沉淀的稳定剂、防止笔尖被腐蚀的抗蚀剂及防腐剂等。黑色墨汁使用的是碳颗粒,其他颜色的墨水大多是化工颜料,例如:蓝墨水使用酸性墨水蓝,红墨水使用曙光红A(酸性染料)。不同类型的笔使用不同形态、颜色的墨,都是帮助人们在各种媒介上留下印记,传承书写,也为后来者的探寻与查阅提供素材。本文来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作者刘海明,宋慧佳,原标题《墨与植物》,有删改,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