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观点:
大宗商品与个股相关性逻辑分析:大宗商品作为企业运营中的原材料及产成品,其价格波动对企业的盈利预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这是个股和大宗商品联动的内在核心。豆油和菜籽油是农产品期货相对活跃的品种,原料大豆和油菜籽多来自于进口,被广泛用于餐饮业、食品工业及油脂化工业。粮油压榨企业与食品加工企业在内地及香港农业板块上市公司中占有一定比重。因此,有必要研究豆油、菜籽油价格与压榨企业及食品加工企业股价的联动性,从而从大宗商品豆油、菜籽油的价格变动发现相关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
国内豆油菜籽油产业链及相关企业概况:因我国大部分大豆来自进口,菜籽进口规模较小,且国产大豆、油菜种植以农户为主,上游种植企业无上市公司。国内粮油贸易及大型压榨企业多集中在中粮集团、丰益国际及其他外资,此次研究仅涉及内地和香港上市公司。由于我国豆油、菜籽油主要用于食用消费,豆油、菜籽油下游企业多以包装油和其副产品生产与销售为主。
一、豆油产业链介绍
1.豆油主产地及我国大豆进口情况
大豆油是从大豆中压榨提取出来的一种油,通常我们称之为“大豆色拉油”,是最常用的烹调油之一。用大豆制取的豆油,油质好、营养价值高,是一种主要食用植物油。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是世界主要的大豆生产国,同时也世界豆油主要的生产国家。/17年度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的豆油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19%、14%、14%、29%,四国产量之和占世界豆油总产量的76%。
豆油是世界主要食用油消费品种之一,消费量呈逐年增长态势。从豆油消费的区域特点来看,主要的消费大国是中国、美国、巴西、阿根廷和欧盟,分别占全球豆油总消费量的33%、19%、13%、5%、4%。另外,日本、孟加拉国、墨西哥、伊朗的豆油消费量也较高,其他国家的消费量都比较小。另外,日本、孟加拉国、墨西哥、伊朗的豆油消费量也较高,其他国家的消费量都比较小。
我国大豆消费主要依赖于进口,至/17年度,中国进口大豆创历史新高,达到万吨,占全球大豆进口总量的64%,主要来自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从中国的大豆用量分析,中国进口大豆占国内使用总量的88%。
2.豆油的主要用途
豆油的应用范围很广。在国内,豆油食用消费约占豆油总消费量的90%,占国内食用油的45%。烹饪用油是豆油消费的主要方式,占豆油食用消费的78%。除直接食用外,豆油还可用于食品加工(10%),用来制作多种食用油,如凉拌油、煎炸油、起酥油等。此外,豆油还被用于制造人造奶油、蛋黄酱等食品(2%)。
豆油经过深加工,在工业和医药方面的用途也十分广泛。豆油工业消费约占豆油总消费量的7%。在工业方面,豆油经过加工可制甘油、油墨、合成树脂、涂料、润滑油、绝缘制品和液体燃料等;豆油脂肪酸中硬脂酸可以制造肥皂和蜡烛;豆油与桐油或亚麻油掺和可制成良好的油漆。在医药方面,豆油有降低血液胆固醇、防治心血管病的功效,是制作亚油酸丸、益寿宁的重要原料。
二、菜籽油产业链介绍
1.菜籽油主产地及我国进口情况
菜籽油俗称菜油,又叫油菜籽油、香菜油,是用油菜籽榨出来的一种食用油。上世纪50年以来,世界油菜种植布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州、欧洲、非洲以及大洋州的部分国家开始大量种植油菜籽。目前世界五大洲都有油菜种植,世界油菜籽主产国除我国外,还有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巴基斯坦、美国、以及欧盟国家的德国、法国、英国、波兰等,最近几年乌克兰和俄罗斯也成为世界油菜籽主产国。
菜籽油是全球第三大油脂,目前世界油菜籽主要生产国或地区主要有加拿大、欧盟、中国、印度(自产自销)、乌克兰(产量增速最快,近来放缓)和澳大利亚(增长潜力较大)。/17年度全球菜籽油产量预估万吨。其中,欧盟产量预计万吨,占全球产量的36%;中国产量万吨,占比23%;加大产量万吨,占比14%。全球前三大菜籽油主要生产国家、地区占全球总产量的73%。/17年度全球菜籽油消费量预估万吨。欧盟、中国、印度、美国及加拿大是世界菜油的主要消费国家,其中欧盟内菜籽油消费量预计万吨,占全球消费量的33%;中国国内消费量预计万吨,占全球消费量的28%。
我国菜油进口量较低,明显低于棕榈油和豆油进口量,但是国产原料产量最大的食用油。/18年度我国菜籽油产量预计为万吨,占总供应量的56%,进口量预计为70万吨,仅占总供应量的12%。加拿大是中国菜籽油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占中国菜籽油进口总量的比重长期保持在90%左右。
2.菜籽油的主要用途
菜籽油是最有利于人体健康的食用植物油之一。双低菜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只有7%,在所有油脂品种中含量最低,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容易使胆固醇升高,患心脏病危险增加。而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低密度脂肪蛋白胆固醇、减少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由于菜籽油的凝固点在-8℃~-10℃,远低于其他油脂,是良好的生物柴油原料。欧盟菜籽油消费的47%以上用于生物柴油。我国菜籽油主要是食用,占菜籽油总消费量的95%。我国菜油的加工、贸易、储藏和消费以四级油为主,四级菜油贸易量占菜油现货贸易量的80%以上,国家储备和地方储备的菜油也都是四级油。四级菜油既可以直接消费,也可以精炼成一级菜油(原国标色拉油)消费。四级菜油的价格是现货市场菜油的基准价格。
三、产业链相关企业布局
在对豆油菜籽油及其各自板块个股联动具体分析之前,我们先来认识豆油菜籽油产业链及相关企业主营概况,并以此为依据确定豆油菜籽油相关企业所处产业链位置。
1.豆油、菜籽油产业链划分
豆油、菜籽油上中游企业概况:因我国大部分大豆来自进口,菜籽进口规模较小,且国产大豆、油菜种植以农户为主。国内粮油贸易及大型压榨企业多集中在中粮集团、丰益国际及其他外资,此次研究仅涉及内地和香港上市公司。
豆油、菜籽油中下游企业概况:由于我国豆油、菜籽油主要用于食用消费,豆油、菜籽油下游企业多以包装油和其副产品生产与销售为主。
2.豆油菜籽油相关企业及产业链分布
在介绍了豆油菜籽油产业链之后,我们梳理农产品相关上市企业,并跟据主营业务收入情况确定其在豆油菜籽油产业链的位置。经梳理我们发现,目前全国食用油加工企业达家左右,其中多为中小企业,此外还有大量手工作坊式的加工厂点。大中型企业业务集油料作物种植、油脂加工、港口物流、粮油贸易、油脂产品研发、品牌包装油推广与粮油产业金融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油脂企业。中下游粮油加工及食品加工上市企业相对较多,以下内容主要根据企业年财务报告数据整理。
营收占比与植物油相关的上市企业一共有6家,其中西王食品、道道全、金健米业和中国粮油控股的食用植物油生产与销售业务占比较大,均在50%以上。道道全以菜籽油类产品为主,包装油收入占比高达84%;西王食品主营产品为西王牌玉米胚芽油及鲜胚玉米胚芽油,植物油收入占比达76%;金健米业是我国粮食系统的第一家上市公司,粮油食品包含大米及油脂加工收入占比64%;中国粮油控股是中粮集团成员企业,年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主要的经营、生产设施和营运资产均在中国内地,油籽加工业务收入占比57%,主要从事大豆、棕榈油、油菜籽、花生、红花籽油料资源的加工、仓储运输、贸易和分销业务。
来源:中信期货研究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