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
截至年6月2日的一周,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为1,,吨,上周1,,吨,去年同期为1,,吨。
乌克兰农业部周一表示,年7月1日到年6月6日期间的谷物出口量达到.7万吨,其中小麦出口量.8万吨,玉米.5万吨,大麦.6万吨,以及黑麦16.19万吨。
国内饲用稻谷重新拍卖补充供应,南方港口到货集中,供应宽松,下游饲料企业库存较高,采购需求疲软,观望情绪浓厚。
乌克兰农业部表示,5月1-30日乌克兰谷物出口量降至.3万吨,低于年5月的万吨。其中包括.7万吨玉米,4.2万吨小麦和一些其他谷物。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占全球产量的10%,国际出口的17%。乌克兰是全球小麦第四大出口国,占有11%的份额。乌克兰的玉米出口份额也超过了16%,是全球第三大玉米出口国。加上乌克兰玉米种植面积减少,以及印度限制小麦出口,全球农产品供应担忧。
产量:按照农业农村部5月的月度供需报告预估,种植面积千公顷(6.38亿亩),较上年度减少千公顷(万亩),降幅1.8%;预计玉米单产每公顷公斤(每亩.30公斤),较上年度增长1.9%;总产量2.73亿吨,与上年度基本持平。
库存:截至4月15日北方港口四港玉米库存共计约万吨。北方港口收购无量,但装船情况相对正常,使得库存连续下降。截止周五广东港口玉米库存万吨。下游饲料企业按需补库,择优采购,购销积极性一般。进口玉米与内贸玉米持续倒挂,港口内贸玉米提货有所好转,出货相对稳定。南方港口玉米日均出货2.7万吨,其中内贸玉米日均出货在1.2万吨。
进口:国际玉米价格高企将抑制中国玉米进口,预计进口量1万吨,较上年度下降10.0%;海关数据显示,年2月份玉米进口量为万吨,同比提高8.4%。年1-2月份玉米进口量为万吨,同比降低2.3%。受俄乌冲突持续影响,国际玉米价格高涨及海域并非提升,进口玉米成本已经超过国内玉米价格,进口玉米采购步伐或因此停滞。
饲用消费:据农业农村部,截止4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3万头,环比下滑0.2%。4月,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万吨,环比下降3.7%,同比下降10.8%。年1—4月,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万吨,同比下降0.8%。短期内国内能繁母猪存栏和生猪存栏仍处于较高水平,猪粮比在低位,国家收储,去产能仍在进行。
深加工消费:截止5月18日加工企业玉米库存总量.4万吨,较上周增加1.89%,同比处于中上区域。年初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严格控制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加工;上海解封后,疫情防控和物流情况的逐步好转,企业开机率出现稳步回升迹象。目前疫情对玉米深加工下游市场影响依然持续,低开机率导致玉米需求同比下降。
替代品:国储小麦投放量和政策性小麦储备叠加入市,加之局部产区有少量新麦收割上市,小麦价格有所回落。随着后期新小麦的大面积上市,小麦价格替代玉米的优势逐渐显现,但因全球对农产品担忧问题目前回归的可能性不大。
过去的5月份,国内主产区玉米库存继续下降,主要粮源将继续向贸易商仓库转移,需求端养殖市场消耗将进一步增长,挺价意愿较强。
技术面上,玉米主力09合约上周震荡下跌,技术上看是否站稳0-一线,中后期看震荡。
本周观点:上周玉米期货回调,6月份,中国国内主产区玉米库存将继续下降,消耗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但市场缺乏推动行情大幅快速上涨的动力存在。后期俄乌冲突和印度限制小麦出口等影响减弱,国际玉米谷物价格面临下调风险。在俄乌冲突助推全球原油、化肥和粮食价格上涨,以及全球谷物供应收紧和种植减少等背景下,玉米仍存不确定性,后期在美联储强势加息背景下,全球进入紧缩周期,加上国内疫情控制影响市场购销,贸易商出货情绪增加,现货价格有所松动,对期价有所牵制,短期玉米期价进入高位震荡波动,但国内玉米自身缺口逻辑仍存,维持高位震荡思路。
策略:期货上逢低多单介入,若波动率下降,买09合约看涨期权
豆粕
截至6月5日当周,美国大豆播种率为78%,市场预期为80%,去年同期为89%,此前一周为66%,五年均值为79%。美国大豆出苗率为56%,去年同期为74%,此前一周为39%,五年均值为59%。
欧盟/22年度大豆进口量为万吨,而去年同期为万吨;对豆粕进口量为万吨,而去年同期为万吨。
据Wind数据,截至5月23日,全国进口大豆港口库存为.79万吨,5月16日为.03万吨,减少0.24万吨。
年第20周,全国主要油厂大豆库存及豆粕库存均上升,未执行合同下降。大豆实际压榨量为.78万吨,开机率为67.01%。共成交.13万吨,日均成交26.23万吨,成交均价元/吨。
咨询机构Safras周五发布的报告显示,巴西大豆出口量预计为万吨,之前预估为7万吨。该机构表示,巴西年大豆压榨量预计为万吨,之前预估为万吨。
据海关总署:前4个月,我国进口大豆万吨,减少0.8%,进口均价每吨.7元,上涨22.7%。
国内豆粕现货价格高位震荡,沿海豆粕现货报价多在左右元/吨。
据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经国家有关部门研究决定,于年6月10日13:30竞价交易50万吨进口大豆。
国储进口大豆拍卖持续,每周一次,每次用于拍卖的大豆在几十万吨左右,随着进口大豆到港数量增多及国储进口陈季大豆持续抛售,大豆供应数量将逐步增加,油厂大豆压榨量继续回升后豆粕供应增加使得价格承压。
疫情下影响,国内餐饮业开工下降,肉类、蛋类、鱼类消费不旺,价格持续低迷,养殖业整体利润走低,对高价饲料较为抵制,饲料厂提价较为困难,鉴于成本压力巨大,大多采用低蛋白杂粕替代豆粕,使得油厂豆粕成交量、提货量下降较多,饲料厂豆粕库存维持相对低位。
此前,为了抗击国内通胀,阿根廷已将豆油和豆粕出口关税上调两个百分点至33%,新税费政策将延续至今年底,目前阿根廷豆油和豆粕出口税率为31%,大豆出口税率为33%。有效期持续到年12月31日。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3年度我国大豆新增供给量万吨,其中国内大豆产量万吨,大豆进口量9万吨。预计年度大豆榨油消费量万吨,同比增加万吨,增幅5.3%,其中包含万吨国产大豆;预计大豆食用及工业消费量万吨,同比增加40万吨。预计年度大豆供需结余万吨。
技术面上,豆粕主力09合约上周震荡回调,目前看日K上看在关键位置,技术上看区间震荡。
观点:国内大豆、豆粕库存相对还是偏紧,买船节奏慢后期加快,豆粕后续仍有较强的采购需求,现货价格回落还算高,支撑豆粕;但豆粕高价让饲料企业难以接受,随着后期大豆到港增加,油厂开机率上升来,大豆粕库存缓解,加上生猪存栏逐渐下降,猪粮比在低位运行,国储收储冻猪肉,对豆粕形成一定压力;另一方面,国内开启储备大豆和进口大豆投放相关工作,国家调控意愿有所增强,供应慢慢转宽松,后期看反弹下跌。
策略:期货上,09合约反弹空。
油脂
豆油方面,
据Mysteel,截至5月27日,全国重点地区豆油商业库存约92.11万吨,较上周增加0.69万吨,增幅0.75%。
从豆油的成交价格来看,国内沿海主要厂商一级豆油现货平均报价约元/吨,大连地区约1元/吨、天津地区约元/吨、日照地区约元/吨。
现货压榨方面,随着豆油价格震荡上涨,豆粕价格震荡偏强,压榨盈利维持高位,油厂开机率维持正常偏低,后期疫情若改善有望提高。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3年度我国豆油新增供给量万吨,同比增加万吨,其中豆油产量万吨,豆油进口量80万吨。预计年度豆油食用消费量万吨,预计工业及其他消费万吨。预计年度国内豆油供需结余28万吨。
棕榈油方面,
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马来西亚4月棕榈油库存量为吨,环比增长11.48%;马来西亚4月棕榈油产量为146吨,环比增长3.60%;马来西亚4月棕榈油出口为4吨,环比减少17.73%;马来西亚4月棕榈油进口为吨,环比减少9.99%
据印尼官方消息,到目前为止,印尼棕榈油出口许可配额为17.95万吨。
据市场消息,印尼迄今为止已经向18家企业发放了棕榈油出口许可证。
据Mysteel,截至5月27日,全国重点地区棕榈油商业库存约24.16万吨,较上周减少0.7万吨,降幅2.82%。
据SPPOMA数据显示,6月1-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单产增加.41%,出油率增加2.49%,产量增加.51%。由于开斋节和劳动节假期影响,马来西亚5月1日-4日休假,因此6月前五天的单产和产量环比增幅较大。
据印度政府消息,印度5月份棕榈油进口量较4月份增长15%,至66万吨。
截至5月29日,欧盟/22年度棕榈油进口量为万吨,而去年同期为万吨。
印尼棕榈油协会:印尼3月棕榈油产量增加至万吨;印尼3月份棕榈油(包括精炼棕榈油)出口为万吨;印尼3月棕榈油期末库存为万吨。
据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马来西亚将年6月份毛棕榈油的出口税维持在8%。但将年6月份的参考价从5月份的.22林吉特/吨上调至.05林吉特/吨。
此前,印尼方面将棕榈油DMO(内贸保供责任)出口规定从20%提高至30%,新的DMO规定是为了维持国内食用油价格的稳定。
据悉,外籍工人大多来自印尼,通常占马来西亚庄园劳动力的80%左右,由于许可证拖延,由于约12万工人的严重短缺,其可能遭受更多棕榈油产量损失,今年马来西亚棕榈油万吨的产量预期或将再下调。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2年度我国棕榈油进口量万吨,比上年度的万吨减少万吨或19.3%。主要原因是棕榈油产量增长不及预期,价格高企抑制需求,进口减少。
据海关总署,年4月,中国棕榈油进口量为12万吨,同比减少60%。1-4月累计进口38万吨,同比下滑70.8%。
现货价格上,广东24度棕榈油的价格10元/吨左右,短期内,国内棕榈油成交价格维持高位震荡。
此外,印度调高了棕榈油和豆油的进口基础价格,前期印度还下调毛棕榈油进口关税,从7.5%下调至5%。
棕榈油减产已成现实,出口减少,库存下调,出口限制叠加地缘政治因素,短期供需无法缓解,但随着生产旺季的到来,产量增加,棕榈出口有望改善。
技术上,豆油主力09合约回调后均线盘整向上,上方压力,下方支撑10,
技术上,豆棕榈油主力09合约回调后均线盘整向上,上方压力10,下方支撑0,
观点:棕榈油方面,印尼禁令影响还在,国内库存持续低位,产量低位在逐步恢复,出口也逐渐跟上,但近期产量虽有回升但还没到正常水平,短期内供需问题难以解决,但产季到来,出口跟上,拐点慢慢形成。豆油方面,国内中储粮将抛售大豆、豆油储备对价格利空,应注意抛储对豆油实质性的影响,但盘面上抛储已消耗差不多;投资情绪上俄乌战争对油脂形成一定冲击,但本周看俄乌局势仍有不确定性,注意资金获利崩盘,棕榈油方面注意后疫情时代下劳动力输出拐点问题。目前在美联储加息、全球紧缩背景下,大众商品承压,油脂也面临压力
策略:短期维持震荡思路看待,短线交易为主,低多高空。
风险:俄乌紧张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