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听说都在抢购胖东来食用油,其实大可不必
TUhjnbcbe - 2024/8/31 16:48:00
#深度好文计划#新闻报道说胖东来许昌门店,有大量顾客在购买胖东来的自营食用油,部分产品已经卖断货。

其实,大可不必。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捋一下,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到底购买哪些食用油才放心。

我先把目前食用油市场的格局,粗略介绍一下:

我国食用油三巨头,是益海嘉里、中粮、鲁花。

按照企业性质来说,鲁花、西王、长寿花是山东的民营企业。

然后是两个央企,中粮集团旗下的食用油品牌是福临门,中储粮旗下品牌是金鼎。

再然后是外企和港澳台。

新加坡益海嘉里,旗下品牌是胡姬花和金龙鱼。

多力食用油归属佳格食品,这是一家台资企业。

剩下的就是一些其他品牌的食用油了,市场占有率不高。

这些大品牌的食用油公司,根据市场布局和物流的考虑,会在全国各地遍设分厂。

拿金龙鱼来说,截止到年,金龙鱼在全国有76个生产基地。

主打花生油的鲁花,在全国也有47个生产基地。

当然了,这些分厂也不都是全部生产食用油,是综合布局,米面油都生产。

我国的食用油结构是大豆油遥遥领先,菜籽油其次,花生油再其次。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出于成本的考虑,国内的很多食用油企业,会把厂子优先建在港口旁边。

然后,流向餐桌的食用油就有了以下这些途径:

第一种,建设在港口周边的食用油工厂,一般采用原厂生产原厂灌装。

然后再把这些瓶装食用油,物流运输到终端。

这种油目前是最最安全的。

第二种,异地运输,然后再集中灌装的品牌食用油。

比如说某品牌的大豆油,在辽宁A厂生产出来后,没有罐装。

用油罐车把散油,运输到他家在内蒙的B厂。在B厂罐装。

然后再出厂销往终端。

依然是大品牌的食用油,但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有混装油的可能性。

第三种,食用油用量比较大的油炸食品加工类企业。

比如辣条、油炸零食以及市场上的一些成品或半成品食品用油。

这属于食品工业用油,因为用量巨大,就不用再罐装入瓶这道工序了。

他们直接源头采购,然后用油罐车拉回到食品厂,开始油炸食品。

这个过程中,就会有油罐车混装油的可能性。

第四种,批发食用油,然后再贴牌零售的小型油脂厂。

这种销售模式目前在市场上很普遍。

比如一家叫陕西勉县新力油脂有限公司的,目前已经被公开披露了。

勉县新力油脂公司,旗下的食用油品牌包括有欣立、汉家香、秦水尚座、汉思源、香管家。

差不多有四五个品牌,没一个大家熟知的。

牌子是啥无所谓,关键是便宜。

这一点大家并不陌生,春节回老家走亲戚,经常能看到各种名字的食用油。

这些从中储粮这类生产厂家购买的散油,灌装贴牌后,流向了农贸市场和商超。

另外根据公开的招投标信息显示,勉县新力的食用油还有一个销售渠道,就是大客户专供。

在过去五年里,勉县新力公司合计中标9次。

年中标陕西理工大学采购,年7月中标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采购。

并于同一个月里,中标勉县民政局困难群众生活保障物资采购食用油。

以上就是食用油生产出来之后,从各种渠道分流到社会上,最终,进入到各位肚子里的一个流程。

现在的情况,不是说大豆油有问题,花生油就没有问题。

也不是说其他品牌的油不能吃,只有胖东来的油和进口食用油可以吃。

主因是因为最上游的源头采购,运输中的油罐车出现了问题。

所以中下游的分装和销售都是不能幸免的。

胖东来家的自由品牌油,也是贸易商灌装贴牌的,包括进口食用油,有的是在国内灌装贴牌。

还有所谓的检测,我国目前的食用油检测中,并没有矿物油检测标准。

所以,说谁家的检测标准厉害,遥遥领先啥的,其实没用。

综上所述,目前建议可以放心购买的食用油,包括但不限于:

一,原装原瓶进口的食用油。

二,看配料表:

配料表是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这一类的,据说一般都是散油运输,之后灌装的。

配料表是大豆、花生、菜籽这一类的,据说就是在原厂生产,并在原厂灌装的食用油。

这一类可以用放心入。

一个小问题是,我在家门口的超市扫荡了一圈,发现这种配料表的食用油,十款里边只有一款符合。

太稀缺了。

至于有人说要土法炼油,打算回老家搞一批土榨花生油、菜籽油啥的。我是不会这么干。

因为土榨食用油中的黄曲霉素,超标率还是很高的。

要知道,黄曲霉素可是明确的1类致癌物。

另外,猪油偶尔吃吃没问题,猪油渣也很香,我家也吃。

但从健康的角度,还是要限制饱和脂肪的大量摄入。

如果以上这些方法都消除不了你的焦虑,那么我建议,把手机上的短视频直接卸掉。

1
查看完整版本: 听说都在抢购胖东来食用油,其实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