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整个油脂圈突然沸腾了,因为传言已久的抛储终于看到了实际的公告文件。前面做各种豆棕套利、做空豆菜粕、做空油脂的感觉都看到了希望,但今天的市场走势却让人大跌眼镜,在经过短暂的回调之后,市场迅速企稳再度拉升,并创出新高。
尤其是棕榈油,产业的人直呼看不懂,网上甚至流传出了不要往棕榈油里面掺混花生油、大豆油的段子,因为以前大豆油比棕榈油贵,一般卖豆油惨混棕榈油,没想到现在棕榈油的价格全面碾压其他油品。市场行情背后一般都有深层次的逻辑,如我周一的文章《棕榈油:全球植物油偏紧供应下的垄断勒索》对棕榈油的核心驱动的分析,产地垄断,国内没有定价权的品种,国内只能紧紧跟随外盘的走势。当然不可否认,棕榈油的大涨是存在国内看产地,产地看国内这种双向互相强化的资金在推动价格一步步上行。另外,空头的大幅止损、爆仓和量化资金的加持也是走出极端行情的驱动力。之前有朋友说我关于棕榈油的文章没有给明方向,我在结尾很明确的指出,棕榈油价格逆转的因素一定是全球油脂宽松、生柴政策发生变化,但目前没有任何的信息表明市场有这些驱动。从安全边际上不具备做多的安全边际,做空那是和市场对着干,对于这种局势,我只能选择观望。另外,从棕榈油博弈的角度来看,空头从开始就输了。国内持续的倒挂让供应端采购动力不足,国内处在持续去库的进程中,在这样的结构下,空头只能被碾压。基本看不到逆转的可能。棕榈油的整体强势不仅给单边空头造成了巨大的杀伤,而且给依据传统统计套利的豆棕组合一次沉重的打击。以前我就写过文章,统计套利不能玩,看似美妙的机会,背后都是深坑,希望以后统计套利这个流派的人能好好思考一下。现在说豆棕套利就输了为时尚早,但如果是最后回归则好,只输了时间,自己忍受了煎熬。但如果不回归,则既输时间又亏钱。我一直主张套利要基于驱动去进行,没有驱动的套利那不叫套利,那叫两个错误的单边持仓。另外说说大豆的情况,我们现在看大豆的格局会发现和棕榈油何其相似。大豆目前的来源只有巴西、美国、阿根廷三地,而过去几年,国内大豆压榨产能将近万吨每年。也就是说,中国只要给出进口利润,国内油厂会成为搬运工,可以把全球几大大豆出口国的库存搬空。以前全球大豆产量宽松的时候还好说,但是在之前美国库存被国内买出一个低的库存之后,今年又适逢巴西大豆预计减产-万吨。国内之前没有进口大豆压榨利润,采购进度偏慢,在后面又不得不买,正是这种情况,才导致了大豆的持续上涨。虽然我们看到了国储抛储,如果抛储规模大则还好,至少能缓解市场近期供应紧张。但如果抛储规模不大,不足以对冲掉巴西减产的影响,国内大豆紧张的局面将会持续存在。这也是市场走出短暂下跌之后迅速回升的底气。后面国内大豆、豆油的下行还是要回归到供需的博弈上来,如果国内能够给出大豆进口压榨利润,买船增加,后续供应充足,则根本不需要抛储的动作,市场自然会下行。但要给出进口利润,仍然需要国内盘面的大幅上涨才行。所以,豆粕和豆油仍然不具备行情逆转的条件。另外,豆粕本身的行情还受到可替代物价格上升的影响。比如小麦,去年国内大豆充裕,外加抛售小麦,整体豆粕的价格一直被压制的很低。但是今年欧洲和美国小麦一路上涨,再加上俄乌冲突导致市场担忧乌克兰农作物的出口,国际小麦暴涨,这也成为了豆粕上涨的推手。因此,整体基本面来看,做空油脂和粕类仍然是容易犯错的策略,因此要谨慎,谨慎,再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