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到:
“中国所发明之食物,固大盛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
我国历来有“烹饪王国”的美誉,烹、煎、炸、焖、炖、蒸、煮、炒等多种烹饪方式独树一帜,堪称艺术,八大菜系享誉世界,美食文化可谓是一骑绝尘。其中,“炒”是最常见又简单的做法。
有数据统计,中式菜肴中,约有80%的菜是炒菜。因此,许多外国人认为,炒菜丰富了中式菜肴的种类。
与我国相比,外国人的烹饪方式大部分是煮、烤和油炸,那么,他们为什么不炒菜呢?难道是讨厌或不爱吃?
欧美人对炒菜的态度很多人认为外国人习惯了油炸食品,对中式菜肴不感兴趣,但实际上,很多欧美人在尝过中餐后都表示了不同程度的喜欢,有些人甚至为了能够吃到中国菜而飘洋过海,学习使用筷子,只为一饱口福。
12岁少女AlisonGold写了一首歌,取名《中国菜》,在MV中,她直奔中餐厅点菜,然后高歌“我爱中国菜”,短短两天时间,点赞量就超万!
美剧《生活大爆炸》中,主角每周三必须要吃楼下四川餐馆老板做的中国菜,其中包括宫保鸡丁、蚝油炒虾等;
英国女孩扶霞·邓洛特别喜欢吃豆瓣酱红烧鱼和鱼香茄子,专门写了本名为《鱼翅与花椒》的书来介绍中国的美食,还出版了很多中国菜食谱;
不仅如此,很多外国人也在网上学习中餐大厨的必备技能——颠勺,虽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院教授查尔斯·埃文斯来中国进行演讲访问,尝过精美的炒菜后,他慨叹道:
“与中国人相比,我们美国人好像还活在原始时代。”
从他对自己的吐槽中我们能察觉到,欧美人对炒菜并不排斥,反而很喜欢。那么,为什么中国有炒菜而欧美却没有呢?这需要从我国的“炒菜史“说起。
我国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炒菜的?《礼记·礼运》中记载道:
“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以炮、以燔、以亨、以炙。”
这说明,至少在西汉之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创造出了4种烹饪方法,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中就有“炒字”,只不过并非用于烹饪食物:
“枳(桔)实四枚,水浸,去穰,炒。”
而“炒”的烹饪方式,目前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
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到了两道炒菜:
“新成子鸭极肥者......去头......炒令极熟。”
“打破,著铜铛中,搅令黄白相杂。细擘葱白,下盐米,浑豉。麻油炒之。甚香美。”
一道是炒鸭肉,另一道是葱花炒鸡蛋,这说明我国在多年前就已经会“炒菜”了!这也从侧面证明,当时植物油、锅等厨房用品已经较为普及。
但是,由于当时的铁锅铸造技术不完备,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所以“炒”的烹饪方式没有广泛流行,大部分偏向干煸。
到了唐宋时期,炼铁技术进步,铁产量大幅度提高,铁锅成为流行的烹饪用具。南宋时,炒菜开始盛行。
孟元老在散文集《东京梦华录》中,详细记录了很多炒肉类、炒海鲜和炒果子,例如生炒肺、炒蛤蜊、炒鸡兔、旋炒银杏栗子等等;
明清时期,蔬菜也成为炒的对象之一,炒菜成为主流,并一直延续至今。
据文献记载,我国与欧洲国家往来最早始于公元年,即大秦使者从海上来访问东汉,一直到近现代,彼此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几乎从未停止,为什么欧美国家的饮食文化没有受中国影响发展出“炒菜”呢?
为什么中国人有炒菜,欧美人却没有炒菜呢?欧美国家没有像我国一样发展出“炒菜”烹饪方式,原因比较复杂。
首先,饮食文化的差异
欧美人的饮食文化比较单一,食物所承载的目的只有三个:饱腹、应酬和营养。
比如,薯条、汉堡、炸鸡是为了饱腹,西餐牛排是为了应酬,牛奶蔬菜沙拉则是营养,对他们来说,只要能满足其中一个目的即可,而煮、油炸等是最便捷的方式。
网上流传着一句笑话:
世界上最薄的三本书:英国的菜谱、美国的历史、意大利的战争英雄。
由此可见,欧美的饮食文化有多单调了。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传统不仅讲求吃饱,更要有荤素搭配,讲究色香味俱全,连最简单的泡面都要加鸡蛋和火腿肠。
《舌尖上的中国》提到:
“炒,是食物由自然美转换成为艺术美的直观显现,使饮馔不仅满足于口腹之欲,更被作为一种视觉审美享受,是形式美的直观体现。”
所以,我们的饮食文化不仅多元,形式还多样,炒只是其中之一,还可以区分为爆炒、生炒、小炒和炝炒等,通过不同的烹饪方式激发食物最大的美味,足以显示我们对食物的重视了。
其次,历史不同。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所积攒下来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成果不是谁一朝一夕就能够照搬或“偷”走的。
我国主要以农耕文明为主,地大物博,食材非常丰富,但普通人家鲜少吃得起肉,以谷物居多,如何将有限的食物做成佳肴成了需要思考的问题,也因此催生了“炒”等多种烹饪方式。
欧美国家主要以养殖放牧为主,肉、蛋、奶对他们来说是最日常的食物,蔬菜只是点缀物,可有可无,没有炒菜的习惯,煎、炸、煮等也就成了最主要的烹饪方式。
再次,气候问题。
欧美地区大部分处于温带气候区,炎热的时间不长,假如在冬天炒菜,还没开始吃菜就冷了;
我国面积广,南北跨度大,炒菜和火锅都皆宜,适配度和包容度非常高!
最后,用油不同
欧美国家主要以橄榄油和黄油为主,橄榄油的沸点很低,温度一高便浓烟滚滚,营养价值也会流失;黄油价格贵,两者都不适合用来炒菜。
我国的食用油包括花生油、猪油、菜籽油、大豆油等,炒出来的菜不仅香,还营养丰富。
总的来说,不管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河里游的,还是入侵的“小龙虾”,我们总能用不同的烹饪方式将其变成一道道美味珍馐,这是独属于我们的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