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银行防贼一样防着老人河北银行门口倾倒
TUhjnbcbe - 2024/10/20 16:44:00

如果有病就赶紧治,为人民服务不能只喊口号。

我记得马云在一次演讲当中言之凿凿的称“银行是当铺思维”,这句话现在看来一点也没错。这么多年来,如果没有互联网的浪潮推动着各行业进行除弊革新,恐怕今天的银行依然和三十年前的银行没有任何区别。

别看很多小地方的银行不大,但是内部思想固化,官僚主义作风明显,在对待人民群众时,经常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这些年来,媒体爆料出银行的丑闻接二连三,络绎不绝,像什么某村镇银行的存款不翼而飞,携款潜逃背后的“魔术师”跑到了海外,喝红酒、买游艇、住豪宅,一些媒体在报道此类事件时,竟然说这位“魔术师”虽然住着别墅,喝着红酒,但他失去了理想,每日活在恐惧当中,只能仓皇而逃。

而那些失去存款的家庭,虽然会经历一些困难,但有关部门已经介入,一丝希望也已经亮起,未来的日子会更加的红红火火......

越来越多的人对银行爆出了丑闻感到不满,这说明银行的管理机制已经出现了一些疏漏,而每当这些疏漏出现的时候,银行的做法往往难以让人满意,要么不作为,要么就是推卸责任。

作为国有机构,拿着纳税人的钱,吸纳着大量的存款,在管理上却一直裹足不前,躺在功劳簿上一直吃老本。

我坦白说,这些年来银行爆出来的丑闻实在是太多了,让人应接不暇,一旦出了事,往往一句“临时工”或者批评教育就草草了事,也很难让群众满意。

这不,最近又爆出来一条新闻。根据媒体报道,11月17日,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则视频爆料,称河北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在窗台倾倒豆油,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老人坐在银行的窗台进晒太阳。

这条消息迅速引起了大家的热议,互联网舆论场正在发挥功效。很多网友对银行的做法口诛笔伐,认为这不符合任何一家国有企业的做法。

几名老人在银行的窗台上晒会儿太阳,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一来可以为银行增加人气,二来也不会对银行的客户造成阻碍,因为并不是赤露露的堵在银行的大门口,这不会妨碍银行的业务。

我个人认为这完全是“一种病”,银行这样的做法就像是“防贼”一样。我们都清楚,只有像“防贼”或者防止山林野兽的时候,才会布置陷阱,在门口设计标记进行警告,或者挥洒一些有毒物质来防止猛兽的袭击。银行的这样做法,不仅寒了老百姓的心,也损害了银行的影响。

当爆料者询问工作人员为什么要在窗口倾倒豆油的时候,银行的工作人员竟然回答道,“豆油有的是。”

这句话振聋发聩。

我们相信银行作为一个大型企业,别说一桶豆油,就是再来上百桶上千桶,我相信银行也能轻易地拿出手,但是这样的一个做法符合银行服务行业的形象吗?

国家一直在倡导不要浪费粮食,我们小学课本也学到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银行拿着纳税人的钱,却防着纳税人,这个地点确实属于银行,银行有权利这么做。但这样的一个做法缺乏一个银行应该有的格局。

给老人坐下来晒晒太阳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何必斤斤计较?

如果老人坐在银行的门口,影响了银行的公众形象,阻挡了银行的业务,那么银行可以好言相劝,和老人沟通一下,为什么倾倒豆油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人心都是肉长的,这样的铺张浪费,花的是谁的钱?是银行工作人员私人口袋的钱还是纳税人的钱?

这一个问题至关重要。

现在很多的银行对于公德、责任、良心好像抛到了云霄九外,这些我们留下来的传统美德,在他们的眼里成为了“陋习”。现在的银行我直说,只谈利润,特别是互联网时代之后,银行和多个机构进行合作,前几年催生的暴力催收行业,其背后银行可以说是递了“软刀子”,面带微笑的背后就是恶行累累,倾倒豆油,针对一些老人,何其冷漠无情。

我讲这些话虽然有点重,但我相信很多人和我有一样的感觉,像“防贼”一样防着坐在门口晒太阳的老人。

格局很小,度量不大,品德堪忧。

无论是我们传承下来的尊老爱幼,还是国家倡导的珍惜粮食,银行在这两个方面都迈错了步子。

1
查看完整版本: 银行防贼一样防着老人河北银行门口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