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和讯期货早报徽商期货油脂9月8日
TUhjnbcbe - 2024/11/5 8:07:00


  徽商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郭文伟农产品()分析师


  从业资格号:F


  投资Z


  成文日期:年9月8日


  油料丰产压力临近油脂近强远弱格局


  9月份以来受美联储加息与经济衰退担忧,以及国际原油大跌,油脂板块重挫下跌,而自身基本面存在改善预期。棕榈油产量处在旺季,产地供应压力持续存在,马棕产量高于市场预期,8月马棕库存预估突破万吨。国内棕榈油到港节奏恢复,9月到港将明显增加,棕榈油库存逐步累积,盘面与基差共同走弱。美豆丰产压力将至,市场焦点将转向新作美豆需求和南美种植上,新季南美大豆存较大的增种预期。菜油也将面临加拿大新作菜籽大幅增产的压力,国内采购11月加拿大新作菜籽大量到港后,菜油供应格局将逐步走向宽松。国内疫情反复,市场担忧餐饮需求受到影响,供需边际转向宽松,内外多重利空压力油脂价格大跌。


  马棕累库幅度走阔印尼库存压力持续


  产地棕榈油的供应压力仍持续存在,8至10月是马来西亚和印尼棕榈油的产量旺季,7月份马来棕榈油受劳动力短缺制约,产量仅万吨,环比增加1.84%。不过8月印尼解除对马来西亚的移民工人派遣冻结,印尼劳工入境有助于缓解马来西亚种植园劳动力短缺限制增产的问题,据马来西亚棕榈油协会MPOA数据显示,8月产量环比增加10.77%。路透、彭博和CIMB预估8月产量达到-万吨。出口方面,8月国际豆棕油月均价差为美元/吨,环比上涨87美元/吨,棕榈油采购需求增强,但由于物流运输瓶颈,所以在印尼放开出口后马棕的出口并未下降,据船运机构ITS数据显示8月棕榈油出口.9万吨,环比增加1.6%,路透、彭博和CIMB预估8月出口万吨,并且预计马棕国内消费减少1-3万吨,进口环比增加4-7万吨,因此8月底马棕库存预计大幅累库,在近2年首次突破万吨,产地供应压力短期难以缓解。


  印尼是全球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产量一般在万吨以上,旺产月份可以达到万吨左右,5、6月受胀库导致减产,但在持续刺激出口后,印尼库存开始下降,6月库存降至万吨,环比下降7.6%,库存仍处在历史高点。随印尼开放出口后棕榈果串价格反弹,提振种植户售卖积极性,棕榈果产能被油厂兑现成棕榈油产量,另外印尼为了鼓励棕榈油出口,并支撑种植户的棕榈果价格,9、10月继续免征收棕榈油出口关税,有效降低棕榈油采购成本。随着印尼棕榈油出口的加速,印尼棕榈油采摘将恢复正常,保守估计印尼产量也将恢复到万吨水平,供应宽松预期持续存在。


  美豆丰产收割压力将至


  8月USDA将新季美国新季大豆单产从51.5上调至51.9蒲式耳/英亩,超出市场平均预期的51.1蒲式耳/英亩,虽然种植面积由万英亩小幅下调30万英亩至万英亩,但单产上调使得产量依然调增万蒲,新季大豆产量达到45.31亿蒲。从时间来看,截至9月4日,美豆已经完成94%的结荚,中上旬将完成全部的灌浆结荚,“天气市”交易题材结束,市场
  加拿大菜籽预期丰产四季度采购量增加


  今年加拿大菜籽播种面积虽然同比下滑5%,但是草原三省菜籽生长情况乐观,大多数菜籽被评为优良,各机构预估单产范围为2.14吨/公顷到2.26吨/公顷之间,加拿大统计局预估新作菜籽产量为万吨,较此前预估的万吨上调万吨,USDA预测加菜籽产量达到0万吨。在今年加菜籽丰产作用下,全球菜籽供应趋于宽松,加拿大菜籽报价也显著下调,11、12月菜籽报价跌破美元/吨,到港完税价降至元/吨,较上月同期下降元/吨。因报价下调后国内进口菜籽榨利改善,积极采购四季度菜籽,据业内预估已经采购万吨,11月将大量到港,国内菜油供需呈近强远弱结构。


  棕榈油累库趋势明显豆油库存短期筑底


  二季度以来国内棕榈油库存持续下降,随着印尼胀库后开始降低关税刺激出口,国际棕榈油价格大跌,我国棕榈油进口倒挂大幅收窄,贸易商采购积极性明显增加,8月到港量显著恢复,国内棕榈油商业库存已开始止跌反弹,截至9月6日棕榈油港口库存为37.95万吨,周环比增加4.4%,而且此前船运问题原8月的买船延后到9月到港,因此9月的实际到港量会更多,产地棕榈油供应压力逐渐流向国内,国内棕榈油供应进一步宽松。


  国内三季度进口大豆采购量较去年下降,海关数据显示7月进口大豆万吨,同比减少79万吨。据粮油商务网数据显示,8月进口大豆到港约万吨,9月预估万吨,进口大豆压榨利润持续亏损,大豆压榨量下降,油厂开机率处在较低水平,导致豆油商业库存持续下降。近2周由于双节备货,油厂增加大豆压榨,豆油商业库存降幅收缩,截至9月6日,豆油库存为61.7万吨,周环比下降2.99%,仍处于历史低点。不过9月双节备货即将结束,且国内多地疫情反复,需求或将疲软。另外10月船期进口大豆的现货榨利已经盈利,10月大豆到港预估量恢复至正常水平,后期大豆压榨量逐渐恢复,豆油库存正处在筑底阶段。


  后市观点


  新季油料存丰产预期,美豆即将上市,加菜籽新作产量显著恢复,国内油厂积极采购,11月到港有效缓解菜油偏紧的供应。印尼和马来棕榈油产量旺季,印尼高库存压力持续,马棕累库幅度走阔,船运恢复后,9月国内棕榈油到港预期增加,棕榈油集中到港后对油脂价格的形成拖累。9月国内进口大豆采购量偏低,10月进口大豆开始恢复正常,因此短期油厂大豆压榨难以持续上量,豆油库存或继续在低位,不过双节备货即将结束,豆油成交或转为清淡,且美豆丰产前景越来越明朗,上市压力或带动豆油价格承压。整体上国内油脂供应近紧远松,呈现近强远弱格局,建议
  风险因素:到港不及预期,美豆减产


  

1
查看完整版本: 和讯期货早报徽商期货油脂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