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上周行情综述
本周国内生猪价格微跌后稳定。超大体重肥猪被陆续消耗,存栏量降低,出栏压力减小,猪价趋稳,跌速开始放缓。周后期零星区域虽有反弹迹象,但终端消费持续疲软,制约价格反弹幅度。
二
上周生猪价格回顾
本周国内生猪价格缓跌为主。周内外三元出栏均价18.42元/公斤,环比下滑4.26%。最高价为14日的18.54元/公斤,最低价为20日的18.36元/公斤。
三
期货行情综述
1、据农业农村部发布,今年以来,我国生猪生产继续保持恢复势头。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4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增长1.1%,连续19个月增长,同比增长23.0%,相当于年年末的97.6%。目前生猪存栏量一直保持在4.16亿头以上,已经基本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因此,3月份以来,生猪复产情况乐观,业者对后市行情持悲观态度。生猪期货呈现震荡下滑走势。本周生猪期货主力9月合约大幅下跌,20日收盘价格再次探底,出现上市以来最低价。从持仓结构看,大型养殖企业套保积极,也是生猪期货价格承压的原因之一。
2、生猪基差(对09合约)近期得到一定修复,从最高-元/吨左右上涨至-元/吨左右,期现价差逐步收敛。期现价格劈叉、期货高升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普遍对8、9月市场价格看好反弹。
3、目前市场普遍对9月合约有猪价止跌上扬期望,因预期本次大猪产能释放高峰期主要体现在7-8月份,9月份存栏量可能会出现短暂下滑,供应减少。且1-2月份因北方部分疫情抬头,进入短暂的补栏存栏空窗期,同样有可能造成8-9月份供应减少。而进入四季度后,由于非瘟疫情缓解,规模企业存栏逐步上行,产能增加,抑制猪价上涨空间,因此年度一月合约承压。
综上所述,生猪期货9-1跨期月差呈现近高远低结构,9月较1月合约升水在-元/吨区间震荡,目前看没有更大矛盾出现。
四
供需分析
1、供应端
前期养殖企业对大体重生猪减价销售幅度较大,促进大肥猪的消化。同时,随猪价跌速放缓,屠宰企业加速收购猪源进行冻品分割入库,大猪消化速度加快,超大肥猪出栏量略减。另外,气温升高,低级别部分屠企减少大猪采购量,生猪收购均重略有下滑。部分区域近期疫情略有复发,小体重猪源出栏量增加,交易均重略跌。
当前,国内部分区域肥猪存栏较少,即便部分区域仍存在超大肥猪压栏情况,但整体看,市场超大肥猪的交易量下滑。随气温升高,继续压栏的疫病和降价风险提升,养殖方减重意愿偏强。预计下周国内生猪交易均重或继续回落。
2、需求端
本周国内重点屠宰企业开工率继续上涨,平均开工率22.29%,较上周上涨1.32个百分点。猪价低位盘整,局部地区养殖场因盈利情况欠佳,出栏积极性高,屠宰厂收购顺畅,同时部分小体重猪源流入市场,屠宰厂顺势增加收购量。近期猪价低位,屠宰厂存主动入库意向;鲜品销售压力大,被动入库现象亦存在。整体来看,开工率继续缓慢上涨。
五
饲料行情分析
本周玉米均价元/吨,环比上涨0.32%,影响本周饲料价格微涨0.20%;豆粕均价元/吨,环比下降1.94%,影响本周饲料价格下降0.41%;麸皮均价元/吨,环比上涨4.48%,影响本周饲料价格上涨0.25%。
本周生猪饲料均价元/吨,环比微涨0.05%。下周玉米及豆粕价格预计稳定运行,带动生猪饲料行情亦或趋稳运行,局部下滑。
六
养殖利润分析
1.生猪价格为全国平均出场价格;
2.饲料价格为饲料原料市场平均价格,按照成品饲料配比进行核算,主要包括玉米、豆粕、麸皮及小料;
3.猪料比价是指生猪价格与饲料价格的比值;
4.猪料比价平衡点为动态值,根据饲料、人工、水电暖、药物等相关成本的变动情况测算得出;
5.预期盈利=×(猪料比价-平衡点)×饲料价格。
本周全国猪料比价为6.41,环比降幅8.95%。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盈利为22.18元。大规格肥猪出栏量有增无减,而终端消化速度始终缓慢,业内对后市看悲,前半周猪价持续深跌;后半周养殖端惜售情绪转浓,带动北方猪价微幅上涨。利空因素偏多,猪价上涨动力仍显不足,预计短期价格易跌难涨,猪料比或继续下滑。
七
未来一周展望
1、供应端:
目前规模场仍有一定待出栏的计划,因此近几日或以走量为先;小规模养殖户有些许抵触低价的心态,压栏等价的操作较普遍。从体重来看,公斤以上肥猪积压情况好转,肥猪出栏量减少。而下周预计生猪供应量短时减少,生猪供应量或小幅缩减。
2、需求面:
由于价格偏低,屠宰企业有提量入库驱动,生猪收购量较前期增加,对生猪价格有提振作用。但适逢下游消费淡季,总体需求量偏利空。
综合来看,未来一周全国生猪均价平稳或存在稍许上涨可能,进入6月份后,养殖端盼涨情绪或进一步增加,生猪行情不乏上涨可能。
八
饲料采购建议
正如上周研究院提示的短期宏观风险加重,商品价格有高位回落风险,本周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隔夜大部分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应声而下大幅下跌,其中豆粕、豆油跌幅均超4%以上。
然而上周的CBOT大豆市场5月USDA报告新作供应偏紧,后续将叠加6-9月美豆播种天气炒作,CBOT农产品形成上涨动力,价格波动也将偏强。
中长期看,随着美国疫情逐步受控,货币政策的转向将打压CBOT大豆的上涨态势,因此建议饲料采购继续采取随用随买原则,大跌大买、小跌小买,不宜过分追高。
农投嘉诚研究院
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