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不法商贩的土榨花生油,还是倒掉吧秒闻娱
TUhjnbcbe - 2025/1/21 20:01:00

中国美食的灵魂是什么?有人说是食材,有人说是蘸料,有人说是烹饪手法,而大家公认的,还得是油。蔡澜说猪油是“一滴入魂”的好物。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油才是好油呢?看近几年的流行趋势,土鸡蛋、土蜂蜜甚至土菜馆越来越受追捧了。所以,现代人是“土”字号食品的忠实粉丝,其中表现最出色的“土”味明星,大概要数土榨花生油了。

对于食物就是乡愁的中国人来说,这一小滴油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老一辈的人爱吃猪油,因为很香。但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大家都知道猪油的胆固醇高,改吃植物油。于是,植物油里最香的花生油,在中国卖得越来越火。

吃了花生油,再吃其他油,比如大豆油、菜籽油,总觉得有一种怪味,常常让我胃口大减,以前我以为自己挑食,后来才发现自己挑油。

越来越多的人爱吃花生油,粮油企业也很敏感,开始集中向花生油品类发力,增强风味,定位高端。但和其他油品不同,在花生油领域,无论各大企业怎么发力,也很难笼络所有的花生油爱好者。因为对很多花生油铁粉来说,高端的品牌花生油总是差了点风味。真正好的花生油,是老家农贸市场小作坊出品的土榨花生油,这样的花生油“土法压榨无添加,浓香健康又便宜”,灌满一瓶5L装的矿泉水瓶都花不了几个钱。

无添加,不掺假,是土法压榨花生油的金招牌。但这些“三无产品”,藏着众多你想不到的风险。小作坊的“土榨花生油”有安全隐患,早已不是新鲜事,每年都有媒体曝光“土榨花生油”被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的新闻。但这么多年过去,土榨小作坊依旧门庭若市。

按现代食品工业的标准,这种油只是半成品,还达不到食用标准。加上花生的保存条件严苛,容易在中国南方的潮湿环境下变质发霉,土榨花生油含有黄曲霉毒素的可能性非常高。但小作坊的老板们颇为精明,为了打消顾客的顾虑,证明自己的花生油新鲜、健康,玩起了现场榨油。

这种“后厨开放”做法,起到了奇效。另外,他们自认为经过了层层把关,比如筛选花生这一环节,就是为了从源头上把控花生油质量。但试想下,榨一斤花生油大概需要两斤半的花生,如果买一瓶5L的花生油,需要肉眼检查差不多25斤的花生,简直就是魔鬼级的“大家来找茬”。更何况,即便花生外观良好,颗粒饱满,即点即榨,也无法避免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因为肉眼是无法分辨的。

花生油中的黄曲霉毒素,主要来源于发霉的花生,在作坊中,明明有工人在挑选花生,把坏的去除,为什么还会出现黄曲霉毒素超标呢?实际上有的花生的霉变,是在比较深部的位置,有些花生其实只是说变质了,吃着味道是怪怪的,但外观没有很大的改变,这种可能要通过筛选就很困难,在工业化生产当中会用一些吸附剂,他们加工的纯净度会高一些,杂质会少一些,就会安全些。

在一落网不法商贩销售的土榨油中,黄曲霉素B1含量为μg/kg,是标准的8倍之多。黄曲霉严重超标,很可能致癌。要知道,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一次性摄入20毫克就会要掉我们的小命,即使只摄入1毫克也很可能会致癌。顿顿吃,天天吃,年年吃,岂不是等于慢性自杀?

除了黄曲霉毒素超标,土榨花生油还有很多问题,就连它的香味也可能是造假的。有的小作坊为了控制成本,往花生油里面掺低价的棕榈油,然后加上一点香精,整桶花生油就会很香,正中迷信土制食品香味的消费者的下怀。

既然土榨花生油经常闹出食品安全问题,为什么还是有人爱买呢?实际上,许多喜欢土榨花生油的消费者,同时也是土鸡蛋、土蜂蜜等“土”字号产品的拥护者,他们坚信“土制”的产品是天然健康、美味可口甚至是有人情温度的。

其实,现代食品工业被妖魔化了,有的人看到食物一个个排着队通过全自动的、冰冷的机器,被一道道严格的的工业程序消毒、加工、包装,首先想到的不是安全保障,而是对纯天然的破坏。人们直接吃花生时,遇到坏的,即使不知道那股怪味来自黄曲霉,也明白它们不能入腹;把霉变的花生榨成油、炒成菜,浓郁的油香往往会把最危险的隐患遮盖起来。甚至还让土榨花生油堂而皇之地被包装成“养生产品”,走进寻常百姓的餐桌。

目前,市场上的制油方法主要有2种:浸提法和压榨法。在商家的宣传里,土榨油的制作方式为“慢火炒、再小榨”。从原理上说,它和压榨法更接近。但事实上,却和现代油脂工业所指向的压榨法差得远了。真正符合安全生产规范的压榨工艺,榨油之前,得先碎成小块,轧成薄片,蒸炒成熟;榨油之后,还得再经过一系列的精炼工序,把颜色味道不符合标准的成分和其他有害成分去掉才能保证食用油的健康安全。少了哪一个,都可能让黄曲霉死里逃生,潜入你的餐桌。食品安全无小事,迷信土法,受害的只会是自己。

在许多消费者看来,看得见的“土法”,远比看不见的食品添加剂更安全。工厂流水线产出的食品,一定会加入食品添加剂,而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有害的;看到“手工食品”,才会有安全感。实际上,在现行食品安全标准监管下,多数食品中使用的添加剂剂量,其实是无害于人体健康的;相反,自制、手工食物出现安全问题的可能性更大。从土榨花生油,到古法熬制的红糖,再到各种“无添加”、“原产地”的农副产品,质量恐怕远没有产品的人设和故事重要。

《食品安全法》第67条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注明生产日期、成分或配料表、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生产许可证编号等信息;没有这些,即使包装再精致,故事再感人,也难有安全保障。一位购买了风靡朋友圈的一款手工水果茶。接到快递后,却发现水果片已经发霉变质。向商家咨询,得到的解释却是“纯天然就这样”。

无论是主打“土”的土榨花生油,还是看起来更时尚、高级的手工网红美食,令消费者动心的,还有情怀因素。长辈们童年的乡村图景,年轻人向往的诗意田园,好像繁忙生活里没有时间慢下来钻研的,有人替我们钻研了。有情怀没有错,但因为情怀,对“手工自制”无条件信任,对现代食品工业全盘否定,就掉进了商家编造的圈套了。多一点理性选择,少一点盲目崇拜,才能生活得更健康。

也是,如果“纯天然、土加工”才是最好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要辛苦进步呢?原始社会的生活状态,不就最自然吗?正是因为人类发现加工煮熟的食物,比生吃更健康,人类社会才能进入文明时代。要相信科学加工,能给我们提供更美味也更健康的食品。毕竟,咱们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了,这不就是很好的佐证吗?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法商贩的土榨花生油,还是倒掉吧秒闻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