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假期外盘原油、豆类大涨拉动,国内油脂油料、能化品7日早盘大幅上涨,截至发稿,农产品中,豆粕、二号黄大豆上涨8%,双双触及涨停,菜粕涨超8%,豆油涨超6%,棕油涨超5%;能化品方面,液化石油气涨超7%,低硫燃料油涨超6%,PTA、SC原油、沥青涨超5%,塑料、PVC、PP、沥青、苯乙烯等涨超4%。
多家机构下调南美大豆产量,外盘豆类假期大幅上涨
春节期间,南美干旱天气延续,1月29日至2月4日,巴西南部及阿根廷大豆产区降水非常稀少,且根据气象模型预测,2月6日-10日干旱天气将继续维持。
巴西南部南里奥格兰德干旱未能得到有效缓解,加剧了减产的预期。市场各大机构(STONX、Datagro、Agrural等)普遍把巴西大豆的产量下调到了1.3亿吨以下,比USDA上月预估下调了万吨,相当于全球减产2-3%。此外,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表示,阿根廷大豆种植工作已经完成。因此前恶劣天气的影响,将/22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预期从万吨下调至万吨,种植面积为万公顷,低于/21年度的万公顷。
与此同时,南美减产及农户惜售导致美国大豆销量猛增。数据显示,美国农业部上周美国对中国大陆装运吨大豆:截至年1月27日当周,美国对中国(大陆地区)装运吨大豆。前一周美国对中国大陆装运吨大豆。当周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检验量占到该周出口检验总量的51.60%,上周是49.38%。
南美天气恶化,资金蜂拥入场。根据CFTC报告,截至2月1日,大豆非商业投机净多单19.万手,较前一周增加手;大豆油净多单7.万手,增加手;美豆粕净多单9.万手,增加手。
受此影响,假日期间,美豆大涨7%,美豆粕上涨9%,油脂涨幅相对较小,美豆油上涨1.25%,马棕油涨幅约为2.3%。
海外豆类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直接推动了国内油脂油料的涨停潮,而豆粕、菜粕等价格的大幅上涨又进一步导致了下游生猪成本的上涨,大连生猪期货盘中也出现了显著上涨。
中信建投期货分析指出,时隔短短一个月,巴西大豆1.44-1.45亿吨的产量预估就随着干旱的反复发生调降至1.25-1.3亿吨,加上阿根廷产量预测已经到达-万吨的区间,万吨的产量下调展现出了关键生长期月度级别的波动能力。此外,下周四(2月10日)即将迎来MPOB2月供需报告,根据SPPOMA及船运调查机构统计,马棕1月产量预计环比下滑12.4%,而同期出口降幅在25.91%-27.08%,按此测算马棕1月末库存或落在-万吨区间,较去年12月末的万吨有所回升。在大量交易印尼出口限制及俄乌紧张局势可能为马棕出口带来的利好之后,短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