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力
一、悲哉!
呜呼!天塌地陷兮,山河呜咽;草木伏偃乎,日月遮掩。
蔼蔼母亲,撒手而去。
捶胸顿足兮悲天哭地,归来啊,母亲……
依旧是这间小屋,这盏小油灯,然而如今,人去楼空兮闪闪油灯,已成灵烛哉。
嗟夫!半夜不再传出咯吱的织布音;凌晨不再听到那揪心的喘息声。
叹哉!独坐空屋,伏案灵桌;茶饭不思,泪眼痴痴。
母亲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
二、痛哉!
先母性颜兮名征在,籍贯兮曲阜。殁死时,年仅三十五。
悲夫!美丽善良兮母亲,温文尔雅兮书香门第。盖自幼聪明兮天慧,知书达理兮诗吟。
呵吁!琴棋书画,样样擅长。
嗟夫!童年,不幸的童年,三岁那一年,秋风凄凄兮草木萧萧,父亲孔纥乎不幸病逝,年轻的母亲啊,悲伤兮死去活来……
唉,一样的祭桌,一样的灵烛,母亲伏案恸哭……
若乃,刚满三岁的我,拉着母亲的衣角兮,哇哇直哭。
在我小小的心里,划下了悲伤的一痕,天呼!幼年的我,感到了人生的苦难。
嗟夫!三九寒天兮北风呼啸,孤儿寡母乎迁移曲阜。哦吁!母亲好辛苦,担起了对我的教抚。若乃,开荒种地兮五谷,日夜劳碌兮明月沉,晓星出,母亲的织布声未落……
黄昏,母亲披着晚霞,身背锄禾,汗水涔涔兮,用手一抹,上厨房。若乃,夜晚,豆油灯下,手持针线兮,对我讲诗文。一遍遍兮,我已困睡母膝上。
呵吁!清晨送我去学堂,晚上月色溶溶,如梦如幻,望着窗外的月儿,母亲优美的琴声兮渐渐送我入梦乡……
少年啊,难忘的少年,一次我病在床,母亲守候在身旁,烧退了,母亲一勺一勺兮喂我粥。凝望着母亲那苍白的脸……
嗟夫!皱纹乎已悄悄爬满母亲眼角,鼻子一酸,禁不住眼泪夺眶。母亲啊母亲,儿心好悲伤……
难忘那日兮,我没上学哉,当了吹鼓手,母亲打了我……长跪地上,听母亲讲铜鼎兮,诉说家族之悲壮。月儿已落,母亲替我拉上滑落的被子,用手轻轻兮抺去我挂在臉上的泪……
母亲啊,儿是为了替您分忧愁。
儿啊,母亲是要你成才……
嗟夫!两心相忧兮,感天动地矣……
三、天祭哉!
青年,苦难的青年兮尚未步入哉,父母双亡的灾难乎,顿降临。
嗟夫,难望那一日,秋风瑟瑟兮落叶伴我回,“母亲……”没有了往日的应声。
飞跑到地里兮母亲晕倒在池塘……
苍天啊!噩梦降临,天地悲,问苍天,何以夺走我慈母?
从此孤苦无依,何以息栖?
母亲啊!十七年教诲恩重如泰山。
儿不忘,母亲教我诗书兮,习礼乐,育我品德乎,练琴瑟。
更难忘,临终拉我手,气喘吁吁兮,断断续续嘱:儿啊莫忘,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母亲啊母亲,大恩大德,终身铭刻,临终重嘱乎儿永记……
如今,父母合葬防山,前绿水兮后泰山,牽挂之时,可望儿安。
呜呼!天忽豁亮,百鸟鸣唱;地祥瑞降兮,千木溢香。
呵吁!母亲的一掬慈容,已化为祥云兮,变成彩霞,萦绕泰山……
呜呼痛哉!母亲在天之灵,安息矣。
杨力,著名国学大师、中医学家、易学家、医易学家、作家、历史文化学者、易经养生法开创者、中国象数科学提出者、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中国作家学会会员。杨力教授学识渊博,精通文史哲医和养生文化,行医50年。为硕士、博士研究生讲授《易经》和《黄帝内经》40年。杨力教授著作颇丰,涉及文史哲医多部。已逾万字。代表著作是畅销三十年的《周易与中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