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2月年度收官之际,油脂市场是否会出现翘尾行情?令人难以捉摸的除了产区天气,还有悬念重重的生物柴油题材。
明明是吃的油,为何会与烧的油联系起来?要知道,农作物生产的“食品与燃料之争”可能延续数年,生物柴油已成为油脂市场的长期驱动力量,对油价的影响也日益增大。
比如近两个月来,印尼的B40、巴西的B15、美国的RVO,接二连三地引发油脂市场波动;未来一个月乃至半年内,这些题材仍可能反复炒作,成为诱发市场情绪的导火索,卖油郎们不可不知。
生物柴油成为国际油脂的长期驱动目前国际市场的油脂除了食用需求以外,一个很大的用途是生物柴油。生物柴油的英文是Biodiesel,所以一些相关缩写以B开头。
全球的生物柴油主要来源于棕榈油、豆油、菜籽油和动物油以及地沟油,因此这些油脂的生产国也是生物柴油的主要生产与消费国。
美国、巴西、阿根廷等作为大豆主产国,生柴(生物柴油简称,下同)主要使用豆油;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因盛产棕榈油,生柴要用棕榈油;菜籽主产区欧盟,当然主要使用菜油。
世界主要的生物柴油生产国,皆由政府强力主导其生产政策,目标不外乎是希望减少国家能源对石油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增加农户收入。
各国政府最常使用的政策是制定法律,要求在燃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生物柴油,有些国家则是以课税、补贴来鼓励业者生产或引导消费需求。
生柴政策变动会影响到植物油、大豆等油料的供需增加或减少,进而引起油脂价格波动。
近一段时间,印尼、巴西、美国三国的生柴政策已频频扰动食用油价格,成为市场